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道路基层或地坪垫层的灰土(石灰与土)施工,常见于地基承载力的场所。
二、施工准备
1. 材料要求
- 石灰:熟化石灰(消石灰粉),粒径≤5mm,CaO+MgO含量≥70%,无杂质。
- 土料:黏性土或粉质黏土,有机质含量≤5%,粒径≤15mm;不得含冻土、垃圾等。
- 配合比:一般为3:7或2:8(石灰:土,体积比),按设计要求执行。
2. 机具设备
- 蛙式打夯机、压路机、平碾、手推车、筛子(孔径20~30mm)、铁锹、水准仪等。
3. 作业条件
- 基底清理干净,无积水、浮土及软弱层。
- 地下管线、隐蔽工程已验收合格。
- 现场排水通畅,避免雨季施工。
三、施工工艺
1. 工艺流程
基底处理 → 测量放线 → 分层铺土 → 拌和灰土 → 分层夯实 → 找平验收
2. 操作要点
1. 基底处理
- 清除表层杂物、松软土,湿润基底(保持表面湿润但不积水)。
2. 测量放线
- 根据设计标高弹出控制线,每2m设置一个灰饼或标高桩。
3. 分层铺土
- 每层虚铺厚度:人工夯≤200mm,机械夯≤300mm。
- 土料与石灰按比例干拌均匀后铺摊,颜色一致。
4. 灰土拌和
- 采用机械搅拌(如强制式搅拌机)或人工翻拌,翻拌次数≥3遍,确保均匀无夹层。
- 含水率控制在最优含水量±2%(手握成团,轻触即散为宜)。
5. 分层夯实
- 人工夯实:一夯压半夯,夯打3~4遍,边缘需加强。
- 机械压实:蛙式打夯机往返碾压,轮迹重叠1/3;压路机碾压不少于4遍。
- 接茬处做成台阶形,每层错缝≥500mm。
6. 找平验收
- 表面平整度误差≤10mm,用2m靠尺检查。
- 每层压实系数≥0.95(环刀法或灌砂法检测)。
四、质量控制
1. 材料检验:石灰有效钙镁含量、土料颗粒分析需符合规范。
2. 过程监控:含水率实时检测,超量时需翻晒或洒水补充。
3. 成品保护:
- 碾压后24小时内不得受水浸泡。
- 未达到强度前禁止机械碾压或堆载。
五、安全文明施工
1. 操作人员佩戴防尘口罩、手套。
2. 用电设备接地可靠,夜间施工保证照明。
3. 做好现场降尘措施,覆盖防尘网。
六、常见问题处理
- 弹簧土:翻松晾晒或掺碎石处理。
- 强度不足:分析含水率及配比,重新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