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背景
贵州省为落实国家“双碳”目标及能耗双控政策,结合地方产业特点(如高耗能行业集中、清洁能源占比提升等),制定了地方标准规范节能报告编制,确保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科学评估能效水平,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二、适用范围
1. 适用对象:
- 贵州省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含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
- 需编制节能报告的项目需符合《贵州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要求。
2. 重点行业:
- 高耗能行业(电力、钢铁、化工、建材等)。
- 涉及新增能源消费量大的数据中心、冷链物流等项目。
三、编制规范核心内容
1. 报告结构要求
- 基础信息:项目概况(建设内容、规模、工艺流程)、能源供应条件。
- 能源消费分析:
- 各类能源(电力、煤炭、天然气等)消费量测算。
- 折标煤系数依据《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589)及贵州省地方数据。
- 能效水平评估:
- 对标行业能效标杆(如《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
- 分析项目能效指标(单位产品能耗、单位产值能耗等)。
- 节能措施:
- 技术措施(高效设备、余热回收等)。
- 管理措施(能源管理体系、监测平台建设)。
2. 数据来源与计算
- 能源消费数据:需提供企业自产能源(如余热、瓦斯)和外购能源的详细清单。
- 折标煤系数:优先采用实测值,无实测时参考国家或贵州省发布的系数表。
- 碳排放测算(部分项目需补充):结合贵州省“碳达峰”行动方案要求。
3. 地方特色要求
- 生态保护:涉及生态红线、自然保护区的项目需额外评估能源设施对环境的影响。
- 清洁能源利用:鼓励使用贵州本地清洁能源(如水电、风电、光伏等),并在报告中明确占比目标。
- 区域差异化:对“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如酱香白酒、大数据电子信息)项目提出细化节能要求。
四、审查流程与监管
1. 审批权限:
- 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项目由省级节能审查机关审批。
- 5000吨以下项目由市(州)级审批。
2. 审查重点:
- 能源消费合理性、能效水平先进性、节能措施可行性。
- 是否落实贵州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要求。
3. 违规后果:
- 未通过审查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已建成的不予验收。
五、实操建议
1. 企业编制要点:
- 提前对接当地发改部门,了解区域节能规划要求。
- 委托专业机构编制报告,确保数据真实性和计算合规性。
2. 常见问题规避:
- 避免低估能源消费量(如忽略自备电厂、运输能耗等)。
- 引用最新标准(如2023年更新的行业能效指南)。
六、标准获取方式
1. 官方渠道:
-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标准查询栏目)。
- 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政策法规”板块。
2. 购买途径:
- 中国质量标准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出版社)或地方标准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