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弄虚作假,行动一轮接着一轮。
8月13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五部门联合印发《检验检测领域综合治理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门在前期已开展整治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为期5个月的专项整治“回头看”。
其中,重点领域之一就是“生态环境检验检测专项整治”。
各地市场监管、生态环境部门要依据《标准化法》《环境保护法》《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及地方性法规等规定,联合对生态环境检验检测机构实施重点监管。
结合生态环境部前不久通报的典型案例,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如果在两年内多次造假,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等待他们的将不止是行政罚款那么简单。
专项整治“回头看”,为期5个月
这次五部门的联合行动,是专门针对检验检测领域的。
大家知道,检验检测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因此,为了加快解决当前检验检测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持续推进检验检测市场环境优化改善,五部门才联合制定了本次的行动方案。
行动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促进公平竞争,破除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紧盯‘吃拿卡要’,整顿行业不正之风”等,但第一大行动,就是“严惩弄虚作假,深化重点领域违法违规整治”。
各地各部门要在前期已开展整治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职责分工,聚焦食品、特种设备、交通、建筑、环境等“舌尖上”“车轮上”“屋檐下”的检验检测弄虚作假、违规经营、吃拿卡要等突出问题,开展为期5个月的专项整治“回头看”。
这里边,又包括“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检验专项整治”“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专项整治”等5个专项整治,而与环保行业关系最密切的则是“生态环境检验检测专项整治”。
各地市场监管、生态环境部门要依据《标准化法》《环境保护法》《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及地方性法规等规定,联合对生态环境检验检测机构实施重点监管。
检查的重点内容,是未经检验检测出具监测数据、篡改伪造监测数据和报告、未按规定采样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而对于故意出具不实、虚假报告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一经查实,一律从严从重惩处。
该撤销、吊销相关资质的,坚决依法依规撤销、吊销;涉嫌犯罪的,则坚决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对于弄虚作假,出具不实、虚假检验检测报告的,还要实施停止采信监测数据结果等失信联合惩戒措施。
发现现场监测设备质量不合格、预置接口以便篡改数据等情况,更要对相关监测设备生产厂家进行延伸检查,或将有关案件线索及时通报属地监管部门。
涉嫌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等犯罪的,将移送司法机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律从严从重惩处,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总之,这一轮检查的主题就是“回头看”。它是在前期已开展整治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专项整治“回头看”,为期5个月,时间比较长。
虽然检查内容还是老的那些东西,比如未经检验检测出具监测数据、篡改伪造监测数据和报告等。但查处力度上却进一步升级,“一经查实,一律从严从重惩处”。
从严从重,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行动方案》明确规定,对故意出具不实、虚假报告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该撤销、吊销相关资质的,坚决依法依规撤销、吊销;涉嫌犯罪的,则坚决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而在“生态环境检验检测专项整治”中,涉嫌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等犯罪的,也将移送司法机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其实,根据生态环境部8月8日公布的第十八批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领域),其中有一个案例就是这种情况。涉案企业一年之内先后被处罚9次,最终因为符合“二年内因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受过二次行政处罚,又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的刑事追究情形,而被移送公安部门立案侦办,并被检察院审查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