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行政许可“一站式”专业技术服务机构    贵州(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六盘水市、黔南州等)市州发改委委托节能报告评审单位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业务领域

焦点关注

中国环境报|主题教育入脑入心 忠诚担当绿色使命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真招实策推进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日期:2023-06-20 08:59:21

来源:贵州省生态环境厅

编辑:贵州绿之城节能环保

0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贵州省生态环境厅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责任担当、务实的工作举措,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实际工作、检视整改等融汇贯通、一体推进,真招实策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去“懒”求进,坚持以考促学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全面推行以考促学机制,以支部为单位,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部署开展主题教育理论学习“每月一测”“每周一问”。重点围绕主题教育应知应会知识开展测试,围绕党员个人学习情况问学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体会、打算怎么做。共组织党员干部650人(次)进行测试,引导党员干部在“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中提升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制定省生态环境厅系统党员干部主题教育督促指导方案,成立督导小组,建立抽查台账,每月随机抽查厅机关党支部或厅系统直属单位主题教育理论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去“浅”求深,坚持以研促学

主题教育学习需纵深推进,发人深省。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利用9天时间分3个阶段举办厅党委主题教育读书班,安排3次专题辅导、3次专题研讨、两次分组讨论、1次警示教育、1次专题党课,原原本本、反复研读8种学习材料,持续重温、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读书班成效被贵州省省委主题教育办评价为“好”等次。聚焦服务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出新绩等方面工作,省生态环境厅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谋划7个集中研讨主题,采取“预审制”方式,会同贵州省委第十一巡回指导组对研讨发言材料进行审核把关,重点看认识是否深刻、主题是否聚焦、思路是否清晰,切实提高研讨质量。

去“闷”求活,坚持以谈促学

主题教育学习不能“闷在鼓里”,不说不谈。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部署开展“主题教育每月谈”活动,每月随机选取厅系统党员干部,对照个人学习计划进行“三谈”,实事求是谈近期学习内容、用心用情谈学习体会、聚焦业务谈下步工作打算,让党员干部畅谈学习收获和体会,在思想碰撞中加深理解、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同时,宣教部门创新开展“党员接力读党章”“环保青年说环保”“心系二十大、山河共青春”等一系列生动鲜活的主题学习教育,加深党员干部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识和把握,加强对省生态环境厅机关和直属单位主题教育进展、成效、经验的总结宣传,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目前,在省生态环境厅“两微一网”平台共推送主题教育工作开展情况91次,展播“党员接力读党章”27期,《贵州日报》刊载报道4次。

去“虚”求实,坚持以干促学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从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局的大事要事难事、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出发,科学制定调查研究工作方案,明确“7+10+38”调研选题。

聚焦重点批示件办理、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白酒产业污染、农村“散乱污”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等,确定7个重点课题;聚焦垂直管理机构编制队伍建设、基层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水生态监测能力提升等,确定10个自选课题;聚焦推动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落地落实,确定38个配套课题。

围绕调研课题,逐一制定调研计划和职责清单,省生态环境厅领导班子带头深入矛盾最突出、群众最关注、任务最紧迫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线,到仁怀市、铜仁市、福泉市等地蹲点调研,针对发现的问题,开展专题研讨4次,制定工作措施17条。

同时,聚焦深化“放管服”改革,对项目环评审批流程进行再优化,以“四项措施”聚力服务高质量发展。开展环境影响“预评估”,在重大项目前期谋划阶段提前介入,开通“三线一单”数据查询平台,组建专家服务团队,结合生态环境空间管控预判分析,帮助项目调整选址布局,优化工程设计,切实降低环境风险,提高投资效率。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共完成咨询服务1843次,对1851个重大项目实施了预评估。开辟了环评审批绿色服务通道,实施环评、排污许可和入河排污口“三合一”审批,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办事时限,为企业减轻负担,提高项目落地效率。实施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对照年度重大工程、十大产业等重大项目名单,逐项建立环评服务清单,通过专人跟踪服务、强化技术支撑等措施,帮助企业完善环评手续,保障项目健康落地。

据统计,目前,全省4158个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已豁免1558个,审批939个,登记备案94个,正在办理1567个。通过组建服务督导工作组,开展服务式督导,制定重点经济开发区和企业服务式督导工作方案,指导帮助企业、园区“诊断”和治理生态环境问题,压紧压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推荐最新项目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