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行政许可“一站式”专业技术服务机构    贵州(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六盘水市、黔南州等)市州发改委委托节能报告评审单位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业务领域

焦点关注

美丽中国 贵州先行|贵州日报2023年贵州生态日特别报道

日期:2023-06-19 11:47:09

来源:贵州省生态环境厅

编辑:贵州绿之城节能环保

0


  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退耕还林面积全国领先、治理石漠化面积全国领先、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速全国领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殷切嘱托,贵州加快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提升高品质生活成色、增添高水平生态亮色,奋力奔跑在生态文明建设前列,更好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贵州力量。

  守护家园,我们持续发出“多彩贵州拒绝污染”最强音。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狠抓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污染防治攻坚纵深推进,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连续3年在全国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中达到优秀等次。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贵州人民的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不断提升,“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为生活标配,绿水青山成为千家万户的“幸福不动产”“绿色提款机”。

  “两山”转化,我们持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探索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畅通“两山”转化通道。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生态文明理念贯穿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全过程,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全力推进,打造持续获益的“绿色宝库”“生态银行”,不断提高生态“含金量”、发展“含绿量”,在守好“两条底线”中创造新业绩,在践行“两山”理念中实现新突破。

  改革创新,我们持续注入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动力。国发〔2022〕2号文件赋予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战略定位,确定贵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历史坐标。新征程上,我们加快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性法规标准体系,持续实施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提升工程,推进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试点和生态环境大数据监管平台建设,创新办好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绿色+”融入生产生活各领域,绿色经济加速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引擎。







  逐绿前行,我们持续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一个个平凡人汇聚而成的绿色力量在贵州大地涌动。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建设美丽中国、守护美好家园,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今天的贵州,生态价值观深入人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越来越多的人投身生态环保行动中,越来越多的人践行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建设美丽贵州的引领者、践行者、推进者。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贵州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久久为功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让群众因绿色而健康富裕,让产业因绿色而兴旺繁荣,让城乡因绿色而和谐美丽,努力绘就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贵州画卷。

守护 厚植高颜值生态“绿”底色


  

  黔贵大地,青山环抱,绿水逶迤。


  2022年初,国发〔2022〕2号文件出台,赋予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战略定位,明确了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书”和“施工图”。我省抢抓机遇,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维护好优良生态环境这个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2022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2.81%,空气、水环境质量保持优良,绿色经济占比达45%……


  一个蓬勃发展、绿意葱茏、生态优美、经济崛起的贵州,正自信地向世界展示美丽多彩的面貌。


  未来,贵州将继续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高质量发展方方面面,全力以赴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铁腕治污 绿色存量变发展增量


  喀斯特地貌占全省总面积62%的贵州,奇绝壮美与破碎脆弱伴生,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将难以修复。


  2022年,贵州在全国率先开展环境风险防控攻坚战,敏锐感知各类风险苗头动向,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努力在源头遏制环境风险发生。



  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付费,谁污染谁受惩,治污当用“洪荒”之力。


  坚决向污染宣战,我省动员各方力量,突出精准、科学、依法、系统治污,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2021年5月以来,省生态环境厅、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在全省部署开展了打击环境违法犯罪“利剑2021-2025”专项行动。


  各部门联动合作,对生态环境领域的违法犯罪坚持露头就打,以更加严格的监管手段,更加有力的打击措施,更加有效的执法监督,依法严肃查处一批典型环境违法犯罪案件,集中侦办一批大要案件,严惩一批犯罪分子,曝光一批违法行为,进一步建立完善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的长效机制,有效遏制我省生态环境领域严重违法犯罪的发生。




  同时,省生态环境厅围绕化工、工业废水、危险废物、重金属、尾矿库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生态环境安全“打非治违”,严厉打击生态环境领域安全非法违法行为。2022年,查处证照不全或过期企业197家、查处其它违法行为1518家(次)、立案调查1227起、罚款8270.5万元、拘留126人。


  污染防治攻坚纵深推进,优良生态环境优势持续巩固提升,“多彩贵州拒绝污染”见行见效——在全国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中连续3年达到优秀等次,持续发出拒绝污染的最强音。


  良好生态环境是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绿色经济发展的环境基础和要素支撑。贵州不断厚植生态底蕴,让绿色存量变发展增量,5年来,全省绿色经济占比提高6.3个百分点,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不断拓宽。


  精准发力 制度优势变守护效能


  赤水河畔,沿岸白酒企业林立,浓郁悠长的酒香随着夏日的河风飘散。


  赤水河因独特自然地理环境、气温气候条件、水文地质特点造就了两岸优质酱香型白酒的酿造环境。


  今年3月1日,《贵州省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正式施行,首次从法规层面明确“生产环境保护”概念,为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贵州省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成为‘酱香酒生产环境的保护法、酱香酒产业发展的促进法、酱香酒产业准入与退出的责任法’,为赤水河流域酱香白酒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贵州坚持重拳出击,一批具有贵州特色的制度成果逐渐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铁门槛”越筑越牢,生态环境保护的“四梁八柱”越搭越稳。


  今年以来,《贵州省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贵州省“十四五”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贵州省核与辐射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贵州省危险废物全过程可追溯信息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贵州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行动方案》相继印发,更加突出差异管控、精准发力,切实解决人民群众身边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全速推进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的巩固和改善。


  近日,遵义市播州区法院、遵义市红花岗区林业局共同设立的全省首个“野生动物司法保护救助中心”,在遵义市野生动物救助站(遵义动物园)挂牌成立。这是贵州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和保护优先原则,健全生态修复机制,探索“预防性”“恢复性”司法理念的又一创新举措。


  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山水林田湖草,成就了贵州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全省目前已知生物物种24547种,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位居全国前列。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方面,贵州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力争形成独具特色的“贵州样本”。


  近年来,我省研究制定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及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办法,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监督试点工作。同时,大力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效评估试点,推进南、北盘江流域生态状况评估,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丰富多样的生物宝库和多姿多彩的生态系统,正共同助力贵州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科技赋能 传统治理变智慧监管


  “我们每年都会开展一次全省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状况卫星遥感影像解译,无论是草地变成耕地,还是自然生态遭到破坏,遥感监测都能明察秋毫,精准锁定证据。”在贵州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下属部门卫星(无人机)生态环境遥感应用中心,工作人员一边轻点鼠标,一边向记者讲解。


  从天空到地面,从山川到河湖,科技力量织就了贵州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的“天罗地网”,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遥感监测、生态状况遥感调查评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遥感监测评估……卫星及无人机遥感技术已深深融入我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管中,为全省生态环境治理“瞭望放哨”。


  智能化助力减污降碳,数字化引领绿色发展。在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贵州“省级移动源综合监测监管平台项目”入选全国优秀应用案例,并在以“智能化助力减污降碳,数字化引领绿色发展”为主题的数字环保分论坛上,供全国各地参会代表参观体验,共同交流分享贵州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和经验。


  栗背短脚鹎在一池清水中戏水,凤头鹰在阳光下飞翔,小豹猫在莽莽大森林里觅食……在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智慧眼”中,各种珍稀野生小动物的隐秘生活清晰可见。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称为“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物种基因库”,为守护好这颗“绿宝石”,近年来,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先后投资2534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除了安装红外线电子相机、高清摄像头外,还建立了监测站、智慧管理平台、瞭望台等设施。


  得益于智慧管理平台的“潜心守护”,保护区森林覆盖率由10年前的85.13%增加到88.61%,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6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植物82种,茂兰特有植物41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9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76种,以茂兰为模式标本动物150种。


  近年来,我省积极探索新时代生态环境监管、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等方面的路径和方向。数字技术的介入为生态治理全流程提供支撑,让精准识别、实时追踪环境数据成为常态,让及时研判、系统解决生态问题成为现实。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开局之年当有开局之势。我们将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持续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优势,为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作出积极贡献。”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党委书记、厅长杨三可说。


  【“数”说生态】


2022年


  9个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9.1%;


  88个县(市、区、特区)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9.1%;


  中心城市和县级城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地表水水质总体为优,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98.2%。


  截至目前


  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2.81%;


  绿色经济占比达45%;


  已知生物物种24547种;


  全省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312个,面积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2.95%。


转化 拓宽高价值实现“绿”通道


  六盘水盘州,贵州盘江电投天能焦化有限公司,通过回收焦炭余热产生中压蒸汽用于发电,年发电量约3.2亿千瓦时,节约电费上亿元,基本满足厂区日常生产需要,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实现了工业余热与绿色电能的转化。


  铜仁江口,当地农信社通过设立“梵净山生态账户”,依托大数据精准识别绿色项目,向江口县云白茶业公司提供20万元绿色金融信贷支持,给企业送去加快开发建设的“及时雨”,实现了生态产业与绿色金融的转化。


  遵义赤水,深挖竹林资源,泰盛(贵州)竹资源发展有限公司与联想集团“梦幻联动”,每月向联想集团输送上千吨竹浆用作3C产品竹纤维包装,实现了生态资源与绿色低碳的转化。


  推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贵州积极探索“守绿换金”“添绿增金”“点绿成金”“借绿生金”等一批转化模式,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越来越宽广,展现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向并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生动画面。


  “两山”转化路

不负“青山”终得“金山”


  如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6月5日,由五大洲19个国家及上海合作组织的20余位驻华大使、高级外交官组成的驻华使节团到访黔西化屋村,实地见证了这份贵州书写在乌江流域的“生态答卷”。


  使节团大巴行至乌江源旁,塞浦路斯驻华大使玛莎·玛夫罗玛蒂斯推开车门便是满眼翠色。漫步欣赏垂柳依依,倚栏静听流水潺潺,她细细品味着村民的幸福生活,“贵州人民居住在青山绿水间,属实羡慕!”


  乌江是贵州第一大河,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乌江流域矿产资源丰富,自然资源条件得天独厚,承载着贵州一半以上的人口和经济总量。


  前些年,由于生态脆弱、环保问题突出,乌江曾一度拉响生态警报,地处乌江上游六冲河畔的化屋村也面临着水土流失严重、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


  经过坡改梯、退耕还林、种植经果林、取缔网箱养殖等一系列治理措施,化屋村走上了有机种植、林下养殖、生态旅游相结合的“两山”转化绿色发展道路,村民们发展起了生态渔业、蔬菜、水果、畜牧养殖等产业,河水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巍巍乌蒙深处,一山一水皆音符,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绿色进行曲。


  乌江之畔,金沙县青山村,高山大河形成的壮丽之景令人流连忘返。走进郁郁葱葱的柑橘林,村民刘德刚望着枝头嫩果感慨道:“想想当年在这片土地上种柑橘,不容易啊!”


  倾斜的陡坡上,石漠化的地块零散破碎、土层极薄,刘德刚和村民们就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下。


  十多年前,为了突破产业瓶颈,刘德刚开始带着家人培土种柑橘。用石头筑墙把土地围起来,再从远处的山上背来泥土填在里面,就这样年复一年,把昔日水土流失严重的坡地变成了生机盎然的果园。


  “现在我们这里风景好,产业也做起来了,每年柑橘成熟时,都有不少人来采摘。我家十几亩柑橘每年可带来六七万元的收入。”刘德刚高兴地说。


  不负“青山”终得“金山”。2022年,毕节市完成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131.86万亩、营造林76万亩,治理石漠化150平方公里,林下经济产业利用森林面积395万亩,实现产值55亿元。


  聚焦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区,毕节市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加快推进资源型经济全面绿色转型,让“绿色家底”更加厚实。


  产业生态化

  废料“淘宝”循环利用


  今年2月,贵州中伟资源循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再次入选工信部废旧电池利用“白名单”,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新能源汽车废旧蓄电池综合利用企业。


  6月,记者走进大龙经开区贵州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铜仁产业基地,探寻废旧电池在这里如何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


  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通过回收、拆解、重组、检测,发挥“余热”应用在其他用电领域,实现了“高应用场景”向“低应用场景”转换。而废旧锂电池的“再生利用”让人眼前一亮。


  “有些余量低、年限长、带电量低无法梯次利用的废旧锂电池,就要进入再生利用破碎生产线。”基地原料D厂区总监王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吨废旧锂电池,能提取出50%以上含有镍钴锰锂的电池粉、拆分成20%以上的电池外壳、10%以上的铜铝金属;镍钴锰锂通过湿法工艺可做成锂电池三元前驱体的原料;铜铝可做成铜片和铝箔纸同样应用在锂电池生产中;电池外壳可反复利用。收购1吨废旧锂电池成本在3万至6万元不等,通过再生利用可产生9万至12万元的产值……


  贵州中伟已建成1条年处理3万吨废旧锂电池破碎线,从中提取出的镍钴锰锂产品作为上游原料,全部运往公司的三元前驱体厂区实现原料循环。


  废料“淘宝”循环利用,是贵州构建绿色低碳工业体系的生动实践,也是贵州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2022年,通过对全省149家重点企业进行碳核查,我省编制完成了《贵州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全省低碳试点建设。


  生态产业化

  绿叶“升值”竹林“变现”


  “江口农信通过‘生态账户’识别到我们茶园为生态项目,迅速为公司提供了20万元绿色金融支持,缓解了资金周转压力。”江口县云白茶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华第一次意识到,发展生态产业让企业融资如此顺畅。


  通过在全省率先开启“生态账户”试点,江口县农信创新探索生态产品在金融领域的价值运用,从绿色生态资产、绿色生态生产、绿色生态生活、绿色生态支付4个维度为5类市场主体分门别类构建生态账户指标体系和信息数据目录。以此打通生态、金融、经济之间的“转换器”,搭建绿色生态与绿色经济相互转换的中间“桥梁”,逐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金融效益的多向互通。


  截至目前,江口县共创建“梵净生态账户”308户,利用账户积分评级授信5557万元,利用账户积分应用发放贷款1370万元,通过生态积分转换,平均授信额度提升1.8万元,平均利率下降10个百分点,逐步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换,让更多中小微企业和农户端上了“生态碗”、吃上了“生态饭”。




  2022年,贵州森林覆盖率达62.81%。利用丰富的林业资源,贵州探索把自然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捻揉于一体,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让绿水青山成为人们的“幸福不动产”“绿色提款机”。


  遵义桐梓箐坝村村民张国刚采笋已有40年。“方竹笋长在海拔1600米的山上,走一两个小时才能背到公路旁,一趟最多背七八十斤。”张国刚说。


  2022年,桐梓县林业局建设了全长4000米的采笋货运轨道。过去笋农人挑马驮,100个人1天只能搬运4吨竹笋,现在利用轨道,10个人1天可以运20吨竹笋下山。


  桐梓县作为贵州方竹笋的核心产区,有方竹林100万亩,覆盖全县23个乡镇(街道),竹农达4.2万人。桐梓·中国竹笋交易中心有罐装水煮笋、速冻保鲜笋、无硫笋烘干、冷链系统4条全自动生产线,每年可加工鲜笋1.2万吨。


  拓宽“两山”转化通道,贵州不断深化林业改革,强化招商引资,绿色产业加快提质升级——




  2022年共推进新续建林业产业招商项目255个,合同投资额293.17亿元。截至今年3月,全省培育省级林业龙头企业254家。


  选取习水、道真、印江、正安探索林权抵押处置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服务。


  全省有竹产业基地506万亩,竹藤加工企业445家。赤水竹产业示范园区获批为第二批国家级林业产业示范园区。


  中国十大竹乡之一赤水市有竹林132.8万亩,现已建成全国最大竹浆单产基地,初步形成从原竹生产到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外市场。


  全省形成了以榕江、黎平、锦屏为重点,以杉木为主的生态板、刨花板、烤漆板等高端板材产业集群,以松木为主的高密度纤维板、木制托盘、装饰线条等中高端产品聚集区。


威宁自治县玉龙镇的象鼻岭水电厂和农光互补基地。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尚宇杰 摄


  贵州工业绿色转型 摘获23项“国字号”头衔


  今年2月,工信部根据“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五化指标”公示了2022年绿色制造名单。贵州有18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录,2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个园区入选国家级“绿色园区”。


  贵阳观山湖,中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光伏电缆,成为贵州首家获得德国莱茵TüV2PfG1169标准考核的线缆产品,为企业全面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和技术保障。




  黔东南台江,每天有13万只铅酸蓄电池从天能集团贵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发向全国各地,其中近三分之一将作为雅迪、爱玛等品牌的专用蓄电池。


  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作为一家专注于生产电池用锰酸锂的企业,贵州百思特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仅用占园区0.6%的工业用地实现了2.4亿元的年产值,创造了亩均786万元产值的骄人业绩。


  中安、天能、百思特三家企业生产领域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头衔——国家级“绿色工厂”。


  回想4个月前正式跻身“国字号”绿色制造名录,贵州正和天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英依然喜悦不已。作为我省唯一利用工业固废转化为绿色建材的民营企业名列其中,该公司还入选本次公布的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名单。


  2022年底,贵州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水平显著提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初步形成。


  绿色工厂越来越多,绿色工业园区竞相涌现,贵州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我省以重大工程和项目为牵引,以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建设为纽带,带动绿色技术推广应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转型,支撑起绿色制造的‘基本面’。”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节能与综合利用处有关负责人说。


创新 注入高质量发展“绿”动力


  丹青赤水,竹韵悠然。


  在贵州,有一种“绿”来自赤水,有一种“海”被称作“竹海”。2022年,赤水市荣膺“中国竹都”称号,一棵竹带富了一座城。依托自身130余万亩和周边地区300余万亩竹资源优势,竹林已成为赤水的“幸福不动产”“绿色提款机”。




  “碳票”变“钞票”。2022年,全省首张竹林碳票——赤水丹青碳票正式发行,实现10万亩毛竹林碳汇价值的顺利转化,这是贵州以绿色制度创新引领,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真实写照。


  过去一年来,贵州加快从“试验区”向“先行区”跨越,抢抓国发〔2022〕2号文件的历史机遇,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多项试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其中13个方面30项改革成果列入国家推广清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绿色动力”。


  “护绿”有新措施


  “绿色保险大大提高了我们企业的抵御环境污染风险能力,指导我们做好相关预防措施。”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处工作人员谢丽说。


  她口中的绿色保险,指的是贵州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从2020年起主动投保了该保险,投保后,由保险经纪人组织专家为企业提供“环保体检”,出具环保体检报告,提出整改建议,发挥保险作为环境风险治理的“第三只眼”作用。


  2017年以来,贵州省探索推动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改革,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纳入承保责任范围,建立“五个统一”的贵州模式,成功推动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立法工作。


  截至2022年底,全省共有337家企业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为企业提供1.71亿元风险保障。全省1500余家环境高风险企业及危废企业接受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宣导服务。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宝贵的公共产品。天蓝、地绿、水清……今天的多彩贵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变化的背后离不开自上而下的制度改革和法治保障。


  赤水河作为云贵川三省界河,2018年底以来,跨越多省流域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在此流域开展试点,实现省与省之间的相互约束和管控,为全国探索建立多省生态补偿机制积累经验;


  同时,三省通过赤水河流域保护共同立法,强化共同法律责任,共同破解流域生态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共性难题;


  今年3月1日起,《贵州省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颁布实施,首次从法规层面明确“生产环境保护”概念,为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多项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加持下,近年来,赤水河水质优良率达100%,跨省国控监测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各支流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


  一条赤水河足以说明制度改革和法治保障在创新流域治理中的作用。创新引领,贵州省正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从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向系统集成、全面深化转变。


  如今,一个个可复制、可推广的“贵州实践”接连上演。



  “扩绿”有新方法


  岩溶地貌典型发育的贵州,岩溶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超60%,石漠化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问题之一。


  单靠政府一双手是不够的,如何撬动市场主体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科学推进石漠化治理的关键。


  曾经的印江自治县洪灾频发,不合理的乱砍滥伐造成植被破坏,石漠化与水土流失的恶性循环造成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印江自治县引入银丰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参与规划建设,推动当地石漠化综合治理。引导群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建成防护林,在山腰改种柑橘、柚子、桃子、樱桃等经果林,实施“培土增地”工程等,曾经的石头山变成了“花果山”。


  从单纯为生态资源疗伤,到向社会资本抛出橄榄枝,贵州推动扩绿,创新生态修复和治理的步履铿锵。


  2015年,铜仁市对万山区原汞矿遗址遗迹和文物进行保护性整体连片开发,打造朱砂古镇旅游项目,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汞矿遗址被建成国家矿山公园,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实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向休闲旅游景区的华丽转身。


  2018年,贵州作为全国开展水土保持工程以奖代补试点之一,以群众需求为切入点,创新以奖代补投融资方式,累计引导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村集体、大户等4类117家社会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破解资金短缺难题。


  今年2月,贵州省出台21条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进一步向社会释放政策红利、共护绿水青山的坚定决心。


  在政策鼓励下,全省各地正结合有关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建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等,积极推动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矿山公园、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工业旅游、洞穴旅游等特色旅游发展。



  “转化”有新路径


  今年3月,剑河县人民检察院对一起滥伐林木公益诉讼案作出终结审查决定,违法行为人罗某松自愿认购20668.8元碳汇量,用于替代性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资源。


  以碳汇补偿方式代替传统的违法处罚,这是贵州公益诉讼的一项新探索。


  近年来,贵州省检察机关以林业碳汇试点为契机,创新性运用认购林业碳汇方式替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用“碳汇+检察”,妥善解决贵州森林覆盖率高“无地可种树”、生态环境自然修复能力强“不需补种树”、环境侵权人修复能力弱“种树不专业”等导致的补植复绿难以落“地”问题。




  截至目前,已有108件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当事人自愿采取认购碳汇方式替代生态修复,认购碳汇量1.5万余吨,认购碳汇金额250万余元。


  向改革创新要发展活力。2022年8月,安顺市建立全省首批企业“碳账户”,基于科学的核算办法,把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足迹记录到该账户中,再根据企业近3年碳评估和碳排放强度情况,将企业“碳账户”标识为绿、蓝、黄、红四个等级,指导和督促金融机构给予绿色和蓝色企业贷款利率更大优惠。


  “我们拿到了中国建设银行安顺分行的碳账户贷款4000万元,年化利率比较低,推动我们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贵州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需要大胆试、实践闯,走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新路子”。


  时光无声,山水为证,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创新之路漫漫。


  贵州正从理论、制度、文化等多方面积极探索,勇做全面改革创新的实践者、推动者,更好地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黔南州:“小工单”发挥“大作用”


  定期晒晒各级河湖长制问题清单、执行工单、整改清单,“一张小工单”有怎样的魔力,让大大小小的河流问题得以治理解决?


  2017年,贵州省在全国首创五级河湖长制,独创省级领导人人当河长。2018年,黔南州创新实施派工单管理办法,涉及设州级河长的33条河流。


  一张小小的“派工单”上清晰记录了大小河流存在问题、派单依据和派单目标、办理要求等事项,“派工单”一旦下达,各县(市区)或各责任单位必须照单全收。




  位于黔南州瓮安县玉华乡的岩根河是乌江水系支流之一,曾经河水稠得像泥浆,河道都是磷矿渣,如今已然是水清岸绿的美丽景象。


  岩根河的变化,得益于瓮安县历时5年,实施矿山总磷污染综合治理,指导和督促矿山修建沉砂池等设施,使河流水质得到提升。


  其间,通过“派工单”进一步压实责任,瓮安县党政“一把手”担任瓮安河县级河长,构建县乡村三级河长体系,各级河长认真研究解决流域综合治理等重大问题,每年组织召开3次以上河长制县级联席会议,着力解决河湖管理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派工单”是由黔南州河长办以“一县一单”的形式进行派单,明确整改要求和时间,在规定时限内,向州级责任单位反馈“派工单进展反馈表”,并对办理结果进行评价,达到整改要求后才能做销号处理。


  2018年以来,黔南州河长办通过“派工单”调度运用,共派出111单256个问题,其中2021年及以前派出的问题全部完成整改,2022年以来派出15单共19个问题,已完成10单13个问题整改,其余问题正在按时序推进整改。


  黔南州通过创新建立“派工单”制度,有效解决了河长制工作落实中可能存在的责任不清、浮于表面等问题,真正让河长不是“冠名制”,而是“责任制”。


  该州创新的河湖长制“派工单”制度获得水利部充分肯定,被纳入全国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优秀案例选编,被列入“全国2021年基层治水十大经验”。




力量 筑牢高水平保护“绿”防线


  今天的贵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越来越多的人守护美丽家园,成为建设美丽贵州的引领者、践行者、推进者。一个个平凡人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推动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潮流。


  他们当中有护林员,有护河员,还有科研工作者……正是一个个平凡人的默默坚守,书写着一个个多彩贵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故事,传递着平凡而伟大的绿色力量。



  18万名护林员守护贵州绿


  行走贵州大地,莽莽雷公山,磅礴乌蒙山……一处处生态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站在大方县羊场镇穿岩村山坡上远眺,山地葱茏,新绿漫向远方。然而在72岁的护林员王华文的记忆里,许多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模样:荒石遍布,且常有滑坡、泥石流。


  年轻时的王华文就下定决心,在荒芜的山上种树。从20世纪80年代义务种树到1990年和村委会签订合同承包山林,从5亩荒山到今天的665亩森林,他这一干就是45个春秋。


  在王华文的带动下,穿岩村掀起了植树造林的热潮。如今,这里的森林覆盖率从1987年的18.6%提高到2022年的72.4%,满山郁郁葱葱。


  每个人的一小步,汇聚成迈向建设美丽贵州的一大步。在贵州大地,如今越来越多人行动起来,为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共同推动美丽贵州不断舒展新画卷。


  今天,全省18.28万名生态护林员扎根林区情系森林,跋山涉水巡山护林,守护着贵州的森林资源,守护着贵州的生态美,成为一座座大山最美的绿色卫士。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90后”李松林是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工作人员,也是地质工程专业工学博士,从事矿山生态修复工作。


  贵州省自然资源厅于2022年6月成功申报“苗岭山脉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在全国52个项目评审中位列第7,获得中央支持3亿元用于修复黔东南州、黔南州相关区域的1100多公顷历史遗留矿山。“为了能不断完善申报方案,大家纷纷放弃周末、节假日休息,组织各方专家研讨,守在办公室里不断修改、完善申报内容。”李松林回忆着,无数个加班的日子在脑海中闪现。


  近年来,随着乌蒙山区“山水工程”的基本完成和武陵山区“山水工程”的统筹推进,贵州进一步筑牢了两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2万余名河长力保清水流


  瓮安县珠藏镇丰岩村地处乌江河畔,卢锡永、冉戌英夫妇守护乌江已有36年。


  36年来,夫妻二人坚持定期巡河护河、收捡垃圾,像爱护自家“院坝”一样,爱护着家门口的乌江。“这么多年,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做很有意义,河干净了,我们心里很高兴。”卢锡永夫妇表示,希望自己的行动,能够带动更多村民参与进来,共同保护乌江的良好生态。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生产之要。让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泊都有人守护,并以制度的形式将其固定下来,不仅体现出制度创新的突出成果,更彰显着对大自然、对这片土地的深沉情感。


  2009年,贵州8大流域开始推行河长制。2017年,贵州在全国率先建立从省到村的五级河长制,首创从省到乡四级“双总河长”,并独创省级领导人人当河长。据统计,如今贵州全域4697条河流共设有22755名河长,实现了河道、湖泊、水库等各类流域河长制的全覆盖。



  实现一江清流,离不开专业技术人员的坚守。


  今年27岁的郭焕超,是中国水环境集团筑信公司金阳再生水厂的一名运行员。“再生水厂是一片365天需要守护的‘城市绿肺’,需要24小时有人守着,我已有两个春节没有回家过年。”郭焕超说。


  再生水厂几乎24小时都在不间断“喝着”城市浑浊的污水,经过处理后再“吐出”清澈无味的尾水,对于保障居民用水需求,改善周围水体环境,保护河流水质和生态平衡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作为长江、珠江上游,贵州坚决扛起“上游责任”,只为一江清水送下游。持续推进河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全省河湖生态进一步改善,水质持续向好。


  24547个物种共享生态美


  贵州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目前已知生物物种24547种,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位居全国前列。



  生物多样性丰富的背后,离不开许许多多人的艰辛付出。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冉景丞就是其中之一。他30多年如一日,致力于探秘贵州生态资源和自然教育普及。


  在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时,为了发现、寻找、研究动植物,冉景丞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原始森林中度过;为研究贵州地下生态系统,他和团队在威宁、盘州、水城等10多个县市的许多地方考察过洞穴,仅在荔波县就考察测量了近50个洞穴。


  不仅如此,他通过演讲、讲座、自然课堂、研学旅行等方式开展上百场主题活动,组织编写出版《物种100·贵州智慧》《水墨黔乡66个贵州生态地标》等科普书籍,动员更多人投入保护生物多样性、热爱大自然中来。


  “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将这一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需要提高社会各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性和参与度。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李扬,原是一名普通的林业工人。由于勤于巡山,又特别善于观察和发现,如今她已是贵州珍稀生物的“百科全书”。


  2018年,李扬在巡山时拍摄到一种褐色底白条斑纹的蝴蝶。因为跟平时看到的蝴蝶不一样,她兴奋不已,赶紧把照片发给省城的生物专家,经鉴定后竟是孤斑带蛱蝶,系首次在贵州发现。从此,她爱上了林业科研,这些年发现保护区新记录物种达72种。


  六盘水市坡上草原风景名胜区发现黑眉长尾山雀,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圆叶天女花,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植物新种吴氏石山苣苔……近年来,一个个关于“发现”的生态故事,既彰显贵州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取得新成效,也启示我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守护好大自然这一“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为“从协议到协力:复原生物多样性”。贵州各地举办的科学普及、志愿服务、司法保护宣传等活动精彩纷呈,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凝聚了更多共识。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这是贵州大地上正在发生的故事,也是美丽贵州建设看得见的未来。


奉献 不负青山 绿水为证


  平凡因奉献而闪亮。在黔山贵水间,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与水为邻、以山为伴,奔波于日月星辰,奋战在密林险滩,渴了喝一捧山泉水,累了靠一会大树干,以实干为笔、汗水为墨,奋力绘就多彩贵州生态新画卷。


  他们之中,有以保护和研究生物多样性为己任的行业专家,有植树造林45年的“绿色愚公”,有守护一汪碧水的“民间卫士”,还有结伴穿林十余载的“护鸟夫妻”……


  “我会继续走下去,直到走不动的那一天。”“每当看到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所有的累都值了。”“哪怕80岁了,我也还要上山种树。”……


  青山无言,绿水为证,让我们一起倾听这些绿水青山最美守护者的多彩人生、心语心愿。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冉景丞




  30多年致力于保护和研究生物多样性,通过演讲、讲座、自然课堂、研学旅行等方式开展上百场主题活动,组织编写出版《物种100·贵州智慧》《水墨黔乡 66个贵州生态地标》等科普书籍,感染更多人投入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热爱大自然的行业中来。


  感言:


  “走在生态保护这条道路上,我还会继续走下去,直到走不动的那一天。”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李扬




  扎根基层20多年,为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发展呕心沥血,她在雷公山保护区发现72种新记录物种,其中包括国家二级保护鸟类“仙八色鸫”“小鸦鹃”“勺鸡”“棕噪鹛”等,国家二级保护昆虫“阳彩臂金龟”“喙凤蝶”等。


  感言:


  “发现新物种,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黔西南州鱼鹰公益协会会长李先进


李先进在巡湖途中。

  2018年,经万峰湖巩固提升指挥部批准,李先进带领200名“鱼鹰”志愿者组建成立了万峰湖指挥部监督巡逻队,除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打捞沿湖垃圾等活动外,还配合公安部门打击破获非法捕捞案件超20起,强力震慑了破坏水生态环境犯罪行为,用民间力量守护一湖清水。


  感言:


  “我喜欢钓鱼,也向往雄鹰展翅翱翔的自由,所以将协会命名为‘鱼鹰’。由于大多数人白天要上班,我们的护湖行动几乎都是在工作日晚上或周末进行,经常忙到凌晨,但从没听到谁说过累。”


  贵州省环境监察局方辉




  来黔十年,方辉的足迹遍布贵州88个县(区),每年有半年的时间出差在外,全年奔波几千公里,每当孩子问,爸爸在外面干什么,他便告诉孩子:“爸爸要去修地球了。”多年来,他深入环境污染防治现场,严格、公正、规范、文明执法,对违法排污重拳出击,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倒逼排污单位落实环境主体责任,尽职尽责守护贵州的绿水青山。


  感言:


  “每当看到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便觉得所有的苦累委屈、所有的执着追寻,都值了!而我只是环保铁军中的一员,是所有环保战士们的披星戴月,换来了四季醉美的贵州绿,换来了人民群众的尽情深呼吸。”


  大方县穿岩村村民王华文



  “开荒开到天边边,种地种到山尖尖。”曾是毕节市大方县穿岩村生态恶劣、生活困苦的真实写照。当地老人王华文在这里护山育林45年,从27岁到72岁,他把人生献给了大山。如今,他守护的坡头森林成为大方县最大的一片生态林。在他的带动下,穿岩村掀起了植树造林的热潮,昔日的荒坡沙沟,渐渐变成青山绿洲,森林覆盖率从1987年的18.6%提高到2022年的72.4%。


  感言:


  “每天我都要去巡山,已经成了习惯,饿了就啃点干粮、累了就在树下歇一会儿。山上的树高,树叶密,在树下太阳晒不到雨也淋不着。哪怕80岁了,我也还要种树,只要走得动,就还要去巡山!”


  省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会明




  近30年来,致力于蛛形动物、倍足动物、甲壳动物、洞穴动物研究,在贵州动物学界,尤其在蛛形学方面颇有建树。陈会明带领研究团队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省生物研究所累计收集各类动物标本达10万余号,是研究西南地区喀斯特洞穴动物生物演化极为重要的材料,也是贵州省生物研究所标本馆的一大特色。随着贵州生态持续向好,贵州生物多样性“家底”更加厚实。


  感言:


  “人类探索大自然的脚步永不停歇,作为一名生物研究者,我会继续为摸清多彩贵州生物资源‘家底’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水环境集团筑信公司金阳再生水厂运行员郭焕超



  今年27岁的郭焕超,和同事常年守护着再生水厂这片“城市绿肺”,哪怕是万家团圆的春节和除夕夜。每隔两小时,他和同事都要对厂区进行一遍检查,并登记相应的数据,一旦数据发生异常,他们立即响应查看处置。在贵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和郭焕超一样的运行员每天都要围着机器和再生水厂转,确保再生水厂处理水质的稳定性。


  感言:


  “这个看似枯燥乏味的工作,却对于守护城市水生态安全极其重要。能把普通的事情做好,就是一件不普通的事情。”


  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仙女洞管理站生态护林员赵德令



  今年46岁的赵德令,和妻子接下了父亲赵进见的护林员“接力棒”后,一干就快20年了。


  仙女洞管理站是大沙河保护区最西端的管理站,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叶猴分布的核心区域。为了更好地守护这里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赵德令和妻子把家搬到了管理站,一年365天守护着这片保护区,严防外人和车辆随意进出。与山水为伴,与虫鱼为友,护林员的辛勤呵护,为黑叶猴等野生动植物创造了安宁的家园。


  感言:


  “一心护林,两代接力,我会传承父辈初心,守护好我们的绿色,守护好我们大沙河的宝贝们。”


  省生物研究所匡中帆、贵阳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吴忠荣




  匡中帆和吴忠荣是一对夫妻,为调查和监测贵州省鸟类多样性及种群数量变化,夫妻俩10多年来一起深入全省各地保护区、湿地公园等,记录下数百种鸟类,基本摸清了贵州鸟类的“家底”。开展鸟类调查研究之余,夫妻俩通过讲座、授课、培训、现场带队等形式组织开展科普教育活动,传播爱护大自然、爱护生态环境的理念。


  感言:


  “通过我们的一点努力,带动更多人自觉保护鸟类,保护大自然,在心中种下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种子,这是我们心中所想,也是我们最大的成就。”


  贵州省植物园科研人员徐建




  徐建主要从事珍稀濒危、杜鹃花科、凤仙花科等植物资源调查、植物引种及植物保护等相关植物研究工作。10多年来,徐建和老师、同学、同事的足迹遍及贵州70多个县(市、区)。进入省植物园工作后,他每年约三分之二的时间在野外调查,只为摸清贵州种子植物资源“家底”。他说,野外调查的乐趣就在于发现,一方面是未知物种的发现,另一方面是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发现,两方面均有利于贵州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感言:


  “种质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谁掌握了资源就掌握了未来。我们热爱这份工作,是想为国家发现更多的种质资源,为我们的未来提供更多可用、可选择的资源。”


  毕节市七星关区杨家湾镇护林员张建、张忠、张华




  1966年出生于七星关区杨家湾镇的张建、张忠、张华是孪生兄弟。1981年,15岁的张氏三兄弟一起进入拱拢坪国有林场从事造林护林工作。42年来,三兄弟一年四季在林场内巡山护林,从未间断。


  感言:


  “父亲把一生奉献给了林场,我们的大半生也是在这片林场里度过的,虽然辛苦,但却深深地爱着这片树林。我们想让孩子们继续守护这片森林,把爱林护林的传统传承下去,一定要对得起父辈和乡亲们的付出。”


  瓮安县珠藏镇丰岩村卢锡永、冉戌英



  卢锡永、冉戌英夫妇一直生活在乌江边,结婚36年来,坚持定期巡河护河、收捡垃圾,像爱护自家“院坝”一样爱护家门口的乌江。


  感言:


  “这么多年,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做很有意义,河干净了,我们心里很高兴。希望能够带动更多村民参与进来,大家一起来保护乌江。”


  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综合科科长何琴琴


  作为6.2万余株赤水桫椤的“守护者”,24年来何琴琴经手的桫椤数量难以计数。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桫椤保护工作,她最高兴的是看着手里的桫椤名录逐年增加,桫椤幼孢子体从无到有,成年桫椤移栽工作从有到优,桫椤数目从逐年递减到后来的花样繁多。自2011年育苗成功来,她把研究重心从孢子培育转到桫椤生长习性研究上,桫椤孢子成活率也从最初的40%逐步提高到80%。


  感言:


  “近两年,我还把尝试培苗的场所从室外转到室内,持续跟进桫椤孢子实验室组培研究,希望研制出赤水桫椤专属的基因库。”


     

【推荐最新项目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