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4-12 09:52:28
来源:环联资讯
编辑:贵州绿之城节能环保
0次
高质量发展引导环保产业变革方向。经历了“十二五”时期的快速发展、“十三五”时期的震荡期以及“新冠三年”的筑底期,环保产业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向着全过程减污降碳和清洁生产延伸,产业底层发展逻辑已经发生转变,行业“洗牌”趋势更加明显,“双碳”行动正在赋能环保产业,“环保+”成为环保企业新业务的探索方向。
新一年,我国GDP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这是一个量质并取、稳中求进的目标,既符合市场的普遍预期,又统筹兼顾了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今年全国两会,“高质量发展”是代表委员反复论及的关键词,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条本质要求。 高质量发展引导环保产业变革方向。经历了“十二五”时期的快速发展、“十三五”时期的震荡期以及“新冠三年”的筑底期,环保产业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向着全过程减污降碳和清洁生产延伸,产业底层发展逻辑已经发生转变,行业“洗牌”趋势更加明显,“双碳”行动正在赋能环保产业,“环保+”成为环保企业新业务的探索方向。
“ 从5%增长目标看高质量发展内涵
每年全国两会都是观察我国经济走势的一个重要窗口。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想要看清今年的经济增长前景,首先要对去年的经济发展情况有个全面了解。 2022年,我国GDP突破12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这是我国在克服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下取得的殊为不易的成就。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解释:“2022年,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地缘政治局势动荡不安,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国内经济受到疫情散发多发、极端高温天气等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反复冲击,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演化,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新的一年,随着疫情防控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在经历了三年疫情的低谷之后,稳增长、拼经济成为今年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那么,如何看待这个“5%左右”? “这个增长目标是深入研判国内外形势和未来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出的合理目标,既符合市场的普遍预期,又统筹兼顾了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全国政协委员钱智民分析说。 全国政协委员龚六堂表示,短期来看,这一预期目标有利于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进一步提振信心、引导预期;长期来看,有助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为实现2035年中长期增长目标创造条件。 这是一个量质并取、稳中求进的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在提高发展质量的基础上长期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 “有学者做过测算,要实现2035的发展目标,从2020年开始,这15年平均GDP增长率应该是4.8%。”全国人大代表田轩分析认为,今年将GDP增速定为“5%左右”,比平均GDP增长率高一些,实际上和我国潜在经济增长是相匹配的。 根据相关统计,在31个省(区、市)中有27个省(区、市)的本地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高于全国目标,其中有23个省(区、市)为5.5%或以上,足见各地区的发展信心。 为实现“5%左右”的增长目标,国务院总理李强说,要打好宏观政策的组合拳、扩大需求的组合拳、改革创新的组合拳和防范化解风险的组合拳。这些组合拳是有其具体内涵的,有的还会根据实践需要不断充实、调整和完善。 但要知道,实现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并非易事。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全球通胀仍处于高位,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动能减弱,国内经济增长企稳向上基础尚需巩固。 联合国发布的《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预测,2023年世界经济将继续承压,世界经济增长将从2022年约3%降至1.9%,其中欧盟经济将增长0.2%、美国0.4%、日本1.5%。 总体来看,我国发展趋势明显好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从最近两个多月情况看,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企稳回升的态势。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我国经济景气水平继续回升。此外,多项指标释放经济运行积极信号。 需要强调的是,增长速度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不能不看GDP,也不是只看GDP。 “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走急就章、竭泽而渔、唯GDP的道路。这就是为什么要树立新发展理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也就在这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3月5日,在江苏代表团,习近平总书记谈及江苏发展曾走过的一段弯路:当年苏北有发展的“冲动”,抢着承接其他地区淘汰下来的污染企业、夕阳产业。响水一声爆雷,就是当时埋下的恶果。 进入新时代,我们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条本质要求,也是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反复论及的关键词。 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条分缕析,为全国指明了方向,明确提出了“四个必须”: ——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 ——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 ——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今年全国两会的一大关注点,就是全国政协新增设环境资源界别,这是全国政协自1993年增设经济界别以来再次增加新的界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强化资源环境这个重大课题的研究,而增设环境资源界别可以把从事资源环境领域工作的委员相对集中起来,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集聚众智、汇聚众力。 回望过去,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第一。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以上的经济增长,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居世界第一。 我国在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污染物排放持续大幅度降低。我国重点城市PM2.5浓度累计下降57%,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量分别超过84%和58%,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4.4%,全国地表水Ⅰ类~Ⅲ类水质断面比例提高23.8个百分点,达到87.9%,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实践表明,保护生态环境不仅不会阻碍经济发展,而且会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促进高质量发展。”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不过,要引起重视的是,今年在经济复苏过程中,一些地方为追求经济增速,可能盲目上马“两高一低”项目;一些企业为追求利润,可能铤而走险,违规生产、违法排污。 黄润秋表示:“我们要重点关注涉‘两高’项目、生态敏感项目、中西部地区承接排放比较高的产业转移项目、涉圈水圈地的公园类项目以及社会关注度高的项目等‘五类项目’,守住‘三条底线’,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底线,依法依规的底线,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向好、不能变差的底线,同时把好环评审批准入关、排污许可关、监督执法关、督察问责关‘四道关口’。” 统筹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需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考量,准确把握经济总体形势,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参与宏观经济治理的方式、手段和途径,把握好环境政策优化调整的时度效,支撑服务保障好经济平稳运行和发展向好,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 从国家政策新取向看环保产业前景
经济增长目标引导环保产业发展方向,而环保产业作为国家支柱产业,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动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披露的数据,2022年生态环保产业营业收入约2.22万亿元,较2021年增长约1.9%。2021年以来,生态环保企业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超过10万人。 早在2010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节能环保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一同确定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环保产业最早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是在2014年。当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环保产业的描述是,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节能环保市场潜力巨大,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我国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绿色再制造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壮大绿色环保产业,培育一批专业化环保骨干企业,提升绿色发展能力。 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国两会召开推迟了两个多月,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篇幅最短的报告。即便如此,政府工作报告仍然明确要壮大节能环保产业。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扩大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促进新型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应用,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完善节能节水、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等环保产业支持政策。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工作,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促进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研发应用。尽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直接提及“环保产业”,但与环保产业发展相关的内容都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之中。 记者统计发现,从2014年到2023的10年间,环保产业8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朝阳产业到支柱产业,从大力发展到培育壮大,从促进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研发应用到完善环保产业支持政策,虽然每一次的描述都不相同,但国家对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环保产业是典型的政策驱动型产业。近年来,受益于环保相关政策的密集出台及其配套措施的相继实施,环保产业市场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十三五”期间,我国生态环保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到2025年我国生态环保产业营业收入有望突破3万亿元。 从党的二十大到全国两会,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文件,支持环保产业发展的长期向好的政策面没有发生变化。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提出“持续推进重点领域补短板投资”的要求,其中包括加大生态环保设施建设力度,构建集污水、垃圾、固废、危废、医废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多个部委在去年底今年初接连印发了《关于加强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快补齐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短板弱项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垃圾焚烧下县”有望释放上百个项目的机会。 今年1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建制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方案》,对提高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完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等作出部署。2月初,“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要求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叠加“十四五”开局国家已经发布的《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等一系列重磅文件,我国经济向绿色、低碳、高质量转型的过程中必将带来长达数十年的主题投资机会和超出想象的广阔市场,“双碳”行动正在赋能环保产业。 除了政策持续发力,中央财政安排用于生态环保的资金持续增长,释放了利于环保产业发展的积极信号。 根据财政部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查《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安排330亿元,增加30亿元,重点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中央财政水污染防治资金安排257亿元,增加20亿元,主要支持实施长江保护修复、黄河生态保护治理、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做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工作;中央财政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安排172亿元,推动加快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继续支持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和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从财政支出看,生态环保重点支出刚性增长,有利于加强政府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引导带动,发挥财政“小投入”撬动社会“大资本”的积极作用。 另外,今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和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等3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旨在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之初,主要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 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此前接受《环境经济》采访时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兼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可以稳定宏观经济的一个基本面,特别是能够提高金融政策的准确性、精准性和直达性,能够有效引导信贷资金直达中小微、科技创新型企业,定向支持环保、能源等重点领域,有助于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支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让经济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运行区间。 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优势具有多个方面,其中一个便是突出专业性,不同类别的专项再贷款的成立,依托于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不同主管部门的产业基础,确保了资金能够顺利流入到所需的企业或项目当中。 政策端、资金端持续向好,那么市场端的情况如何?经历了“十二五”时期的快速发展、“十三五”时期的震荡期以及“新冠三年”的筑底期,环保产业竞争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存量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行业“洗牌”的趋势更加明显,具有较强资金实力、资本运作能力的大型央企、国企进入市场,并成为业内重大项目的推动主力。 当前,产业界有一个基本判断,那就是进入“十四五”之后,环保产业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产业驱动力已经从过去的政策、投资“两轮驱动”转变为现在的政策、技术、市场、资本的“四轮驱动”。正是基于这个判断,环保产业底层发展逻辑正在发生转变,从注重单点突破的治理思维走向更加追求系统的治理思维。 2023年,环保产业的机遇在哪儿? 一方面,来自经济复苏带动的机遇。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投资环境、消费秩序正在逐步改善,市场预期和信心平稳。年初以来,全国各地掀起抢抓经济发展的热潮,一大批重大项目开始推进实施,作为绿色新基建组成部分的环保产业将迎来再次增量扩容的机会。 另一方面,来自环境要素整合的机遇。现阶段,环保产业正在由过去的“拼资本”“拼技术”“拼商业模式”“拼政府关系”的时代逐渐过渡到“拼综合解决方案”的时代。在传统业务趋于稳定发展的背景下,环保产业向着全过程减污降碳和清洁生产延伸,产业内涵被扩展,“环保+新能源”“环保+低碳节能”“环保+新材料”“环保+资源化”成为环保企业新业务的探索方向。 “龙头企业整合市场,制定商业模式;科技企业专注创新,协助提升盈利能力;运营企业数字化赋能,提质增效;金融企业投资创新溢价,投资资产增值。这种多元协同合作可能是未来环保产业再次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场景。”全联环境商会会长李其林在全国两会期间给出了他的预判。
“ 从“两个毫不动摇”看民营环保企业信心
“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在民营企业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指导,让他们放开手脚,轻装上阵,专心致志搞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民建工商联界联组会上的讲话,说到了民营环保企业家的心坎儿里。 过去几年,民营环保企业大起大落,曾经被视作环保产业的龙头企业黯然退场,昔日放出豪言壮语的“高调”环保企业家们如今慢慢“消失”在公众视野。从2018年算起,短暂几年,民营环保企业家们却像坐“过山车”一样。 本刊去年封面报道《透析年报—2021》披露了一组数据:2021年,70家A股环保上市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59.26亿元,这是继2019年以来净利润总和连续3年下滑。 在企业普遍关注的资金流动性方面,在70家A股环保上市公司中,经营性净现金流为正的企业数量有43家,比2019年和2020年分别减少了16家和12家。 这70家A股环保上市公司按照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属于生态环保和环境治理业,更具有代表性,从他们的发展现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民营环保企业整体发展作出一个大致了解与判断。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民营环保企业大概有四五万家,其中90%属于中小民营环保企业,他们中的一大部分不仅面临自身融资困难的窘境,更要面对不少大型央企、国企借助资本优势、产业优势、平台优势竞相跨界涌入环保领域带来的冲击,直面生存问题。 今年初,一则“成立13年的民营环保企业要卖了”的消息在圈内快速传开,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企业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们虽然有好技术,但很难争取到市场。如果有一个实力强的企业,能和他们一起把企业做大、做上市,他们是求之不得的。 这几年,央企中已有近半数布局环保业务,20多家省级环保集团相继成立,特别是在国企混改、民营企业纾困的背景下,国资实现了从“野蛮跨界”到“入场救市”的产业角色转变。正是因为这样,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利于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杂音、噪音,在部分民营环保企业中也存在着对国家政策的不正确认识和不准确理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营环保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时隔7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参加了以经济界人士为主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总书记说:“我是一贯支持民营企业的,也是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干过来的。” 信心最重要。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消除了社会上对发展民营经济的疑虑和民营企业家的顾虑,给民营企业家吃了“定心丸”,大大增强了市场信心。作为民营企业家的一部分,民营环保企业家亦如此。 民营环保企业发展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而营商环境体现在方方面面。以民营环保企业普遍面临的应收账款高企的问题为例,根据广东省环保产业协会抽样调查统计数据,70%被调查企业存在或出现过被拖欠款的情况,当中仅有1.92%的企业追讨完成,其余69.23%的企业目前仍在追讨欠款中。 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的3年间,参与调查的环保企业与企业客户签订合同数量为16952个,合同总额为589393.3万元,其中被拖欠款合同数和被拖欠金额占比分别为23.53%和7.4%。拖欠款主体单位类型主要是政府部门,占比达55.77%;其余为包括国企、央企及私企在内的企业客户,占比达44.23%。 款项拖欠问题非仅存在广东一省。环保行业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及国有企业,特别是当前地方财政支付能力减弱,再加上财政资金内部审批程序和落实时间较长,民营环保企业的回款周期被拉长。 进一步说,款项拖欠问题有可能进一步演化为企业资金链断裂问题,不仅企业可能面临资不抵债破产的风险,还将影响环保设施正常安全运行,存在较大的环境公共安全风险,更破坏了环保市场营商环境,对政府的公信力和企业的商誉也产生了一定损害,所以不能让款项拖欠成为压倒民营环保企业的“最后稻草”。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李书鹏提交了《关于设立环保类项目资金专项账户的提案》,建议建立环保工程资金专项账户,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管,确保环保资金专款专用,资金及时到位,提高款项支付效率,保障环保企业资金正常流转。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从今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看出,其在推动解决挤压生存发展空间、拖欠账款等中小微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连续多年开展涉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等专项执行行动,不断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3月13日,李强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我们将在新起点上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中国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需求,还有很多新领域新赛道有待开拓,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民营经济一定是大有可为的。” 除了外部环境,民营环保企业“打铁必须自身硬”。一方面,守法是企业发展的底线。随着环保产业由“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环境服务业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专业方向已涵盖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与污染检测、环境认证与符合性评定等众多领域,在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有少数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弄虚作假,帮助排污企业蒙混“过关”,严重扰乱第三方环保服务市场秩序。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明确,今年要全面整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此外,还有一些环保企业在畸形利益驱动下铤而走险,本应是“治污能手”却成了“排污大户”,环保企业“不环保”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环保企业要想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坚守法律底线。 另一方面,要有清晰定位,要找准赛道,要有真技术。对于民营环保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环保企业,在没有资本优势、产业优势、平台优势加持的情况下,那就要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要让技术优势成为企业持续保持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只要企业拥有了具备显著竞争优势的技术,而且技术可以实现产品化和标准化,那就意味着企业进入了“赛道”拿到了“入场券”。 从党的二十大到全国两会,宏伟蓝图鼓舞人心,时代号角催人奋进。新起点、新方位,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凝聚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