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3-31 11:24:03
来源:工业水处理
编辑:贵州绿之城节能环保
0次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最高检将聚焦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的工业废水偷排、雨污分流不到位、违规采水用水等突出问题,加大公益诉讼检察办案力度。
工业废水偷排,向来是环保行业新闻常见的“头条”。曾有央企偷排工业废水被中央督查组7次督促整改,也有某纸厂偷排生产废水,被判赔1081万元,2名负责人获刑……
国家对工业废水行业的支持政策也经历了从“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到“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改造”再到“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开展污水处理差别化精准提标”的变化。
生态环境部门紧盯企业工业废水偷排问题,严查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全国首部关于零散工业废水管理的地方性法规也将于4月1日施行,透露出什么信号?
央企偷排工业废水被7次督促整改
某纸厂偷排生产废水,被判赔1081万元
由于违法成本低,加之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等原因,工业企业偷排、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现象频频发生。
生态环境部公布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第一批典型案例,涉及吉林、山东、湖北、广东、四川五省和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两家央企相关问题。
在第一轮督查期间,群众举报中国有色矿业集团下属大冶有色公司冶炼厂污染严重,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7次约谈或发函督促整改,但该公司只采用向沉淀池投加铁粉和双氧水的应急措施进行“整改”,未解决设施建设不规范、雨污管网老旧破损等根本性问题。
在云南省昆明市某纸厂偷排污水的污染物中色度、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均超过规定排放标准,其中悬浮物超过国家排放标准864倍,化学需氧量超过地方排放标准654倍。
两名责任人每人获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50万元,公司被处罚金200万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1081.5万元。
在浙江温州市永嘉县一污水处理公司为降低排污成本,打通第三方监理公司关系,人为干扰污水监测,达到非法排放未达标工业废水的目的,仅一个月内就非法排放未达标工业废水2000余吨。
企业或企业窜通第三方进行“弄虚作假”行为的情况,不在少数,稀释水样、设备不正常运行、私设暗管偷排生产废水等环境违法行为频发,倒逼着生态环境部以“零容忍”态度依法严肃查处。
零散工业废水,环保史上的尴尬者
首部法规出台,开启工业废水处理新模式
除了工业废水偷排,在工业废水环保领域,还有一个尴尬的存在,那就是零散工业废水。
“零散工业废水”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日均产生量未超过三吨,不属于危险废物,且经批准或者备案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明确或者排污许可证、排污登记表登记载明需要转移处理的工业废水。
其在管理上存在“一高一低”的特点,即处理性价比低,违法成本高。
有几个难处,一是处理难,其量少浓度高,特征污染物差异大;二是建设集中式处理站难,选址、工艺、审批都存在困难;三是政策突破难,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基本缺失,规范性管理要求少。
因此,环评历史上产生的很多“零排放”的企业,其实不一定没有废水产生,而是定期少量排放。
比如环评中常见的只有生活污水没有生产废水排放的印刷、注塑、纸板制造等企业。其实印刷的制版废水,每天的产量少却浓度高,其色度尤其引人关注;塑料厂的冷却废水,循环多次了浓度也不低,纸板制造涂胶后也会产生少量的高浓度废水。
这些历史的尴尬者,按照现行的环保法律法规,一抓就会以“私设暗管逃避监管排放污染物”的违法行为移送行政拘留。并且以目前违法排污裁量只注重浓度不注重排放量的特点,鉴于其一般浓度超标倍数高,罚款往往巨大。
对零散工业废水的处理处置是环保管理上的难点之一,也是争议点较多的地方。
东莞市率先出行了全国首部关于零散工业废水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将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条例》对零散工业废水的产生、收集、储存、转移、处理、排放等活动作出了明确规定。
这是一个政策突破又是一个政策规范,体现了大湾区先行先试的思想,希望各地都能因地制宜的开展污染治理的研究,探索出适合本地工业废水处理的新模式,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千亿元工业废水处理产业市场有待挖掘
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占比大
工业废水处理是我国环保产业的重要分支,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之一。
结合当前工业废水处理行业的发展,据前瞻预测,2023-2028年,中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年复合增速将达8%,预计2028年,中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将达4519亿元。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目前中国工业废水处理企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
截至2023年2月,中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企业注册数量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广东、黑龙江和江苏,企业注册数量分别为2757家、2157家和2106家。
此外,工业废水处理企业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较多。目前存续和在业的企业共13104家,其中共有333家企业获得专精特新企业的称号,152家企业为企业技术中心,140家企业为主瞪羚企业。
在趋势上,随着各项利好政策发布,我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未来短期时间内有着巨大发展机遇。
污水处理行业前景广阔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进入壁垒,只有具有成本和技术优势的企业,才能在行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