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行政许可“一站式”专业技术服务机构    贵州(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六盘水市、黔南州等)市州发改委委托节能报告评审单位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业务领域

焦点关注

多次提环保!两会透露了什么信号?

日期:2023-03-07 09:07:34

来源:环保在线整理

编辑:贵州绿之城节能环保

0


导读:二十大擘画出中国式现代化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环境产业亟需融入到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之中,因此也必将迎来继市场化、资本化后的第三次浪潮。
  2023年3月5日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多次提及“生态环保”相关内容,体现了我国政府对生态环保领域的高度关注。那么,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了哪些涉及环保的重点内容?又为环境产业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怎样的方向?开局要开出新境界,开局要开出精气神!一起直击两会,把握方向!
 
  两会多次提及,生态环保战略地位受肯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愈发凸显。党的十九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首次写入党章,并在大会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在去年召开的党的二十大会议上,报告中先后两次重点谈到“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内容,确定“生态环境环保”在十年变革中的地位,确定了未来生态环境产业的发展地位,为生态环境产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先后多次提到生态环保相关内容:
 
  重点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8.1%、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4.1%。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27.5%,重污染天数下降超过五成,全国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由67.9%上升到87.9%。设立首批国家公园,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9000多处。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五年来,我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注重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和区域联防联控,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6.5%、上升4个百分点。基本消除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推进重要河湖、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加大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和修复力度,强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全面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一批重大生态工程,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深入实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护率分别达到24%、50%以上,水土流失、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净减少10.6万、3.8万、3.3万平方公里。人民群众越来越多享受到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稳步推进节能降碳。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超过10.5亿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由6.5亿千瓦增至12亿千瓦以上,清洁能源消费占比由20.8%上升到25%以上。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可以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方面的持续努力为下一步的计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环境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也在加速释放,环境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也在不断提升。未来,在国家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指引下,环境产业必将焕发新的生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必将放在区域更重要的位置。
 
  未来工作重点公布,为市场带来什么信号?
 
  重点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1、 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全国各地生活垃圾处理能力不断提升,处理缺口正在逐渐缩小。据住建部去年发布的《2021年中国城市建设状况》显示,截止2021年年底,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9.88%,已经接近了100%。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几乎已经饱和。然而,随着中国环境基础建设设施的日渐饱和,这种传统的增长方式已不可持续,未来,环境产业亟需找到新的增长点。
 
  2022年5月,国家发布《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这是我国针对县城城镇化建设的中央层级重要政策文件;2022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开发银行发布《关于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县域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通知》,支持县域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2022年年末、2023年年初,国家又相继发布了《关于加强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快补齐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短板弱项的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无废城市”建设地区以及其他具备条件的县级地区,应建尽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垃圾焚烧下乡”进程进一步推进。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这无疑为县域垃圾焚烧市场再次注入了强劲政策驱动力。
 
  E20解读
 
  E20研究院分析,当前,我国城市地区基本形成了焚烧为主的生活垃圾处理格局,而县域地区仍然以卫生填埋为主,在原生垃圾“零填埋”的引导下,发展县域焚烧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2021年,我国县城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17.2万吨/日,占无害化处理能力的51%;但我国共有县城1482个,垃圾焚烧处理厂257个,约8成县城未有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覆盖。当前县域焚烧面临标准缺失、技术不成熟、财政支付能力不足及盈利模式不清晰等根本问题。从市场中标情况来看,小型焚烧项目中标价格远高于城市,新建项目需探索发电上网及余热多元化利用,加强与已布局的工业园区供热、市政供暖、农业用热等衔接联动,丰富余热利用途径,降低设施运营成本是保证项目合理盈利的关键。面对巨大的市场机遇,发展小型焚烧已是势在必行,预计未来十年将是县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期,率先进行业务布局的头部企业及技术型公司将率先受益。
 
  2、 黑臭水体与管网
 
  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李克强总理在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工作成果时也表示,过去五年我国基本消除了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
 
  行业内常说的一句话是“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是排口,核心是管网。” 近年来,我国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十三五”期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率已达到95%以上。但管网一直是我国污水处理中的短板,管网覆盖不足、漏损、客水挤占管网、错接混接、溢流等问题普遍存在,这也正是我国污水处理率高但污水收集处理率仍比较低,黑臭水体频发的主要原因。
 
  中国水网曾多次报道环保督察相关案例,黑臭水体与管网问题作为行业内长久存在的“老大难”,其身影时常出现在环保督察通报中,成为困扰政府、民众与行业的头疼问题。
 
  E20解读
 
  根据E20水业研究中心统计,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已超过98%,七大重点流域中长江、黄河流域水质优良比例已超过90%。“十四五”时期,黑臭水体治理目标进一步提升,多个文件中均提出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的主要目标。并且,水环境治理的范围继续拓展,从城市下沉到县及农村,但项目方式有所差异,与“十三五”时期相比,城市水环境治理的系统性考虑明显强化,围绕着厂网河一体化等方式,统筹协调污水处理厂、排水管网、河道的系统性治理;而农村水环境治理的重点目前仍在污水的收集和处理阶段,从源头控制以达到治理目的。
 
  由于水环境治理项目工程属性较强,建筑型央企目前成为水环境治理PPP类项目社会资本牵头方的主力军,而园林类企业则成为了EPC类项目的主力军,相比而言,传统水务投资型企业在水环境项目中市场份额占比反而不太凸显,此类企业更多的关注点在于污水处理BOT这类运营属性较强的项目上。“十三五”后期至今,由于财承余额不足等原因,水环境PPP项目占比减少,EPC及EPCO项目占比增加,目前占比达到70%左右。
 
  总体而言,“十三五”时期,我国水环境治理已取得明显成效。尤其是在此带动下的污水直排现象明显减少,对管网提升的重视程度亦明显提升,对于合流制污染以及初期雨水污染等问题均得到高度重视。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受到行业高度关注,各省陆续发布了污水收集率及污水厂进水浓度指标要求,管网建设及修复市场快速释放,“十四五”时期管网修复市场预计超过800亿。另外,在固化之前治理成果的基础上,河道及管网的治理将进一步统筹协调考虑,对于溢流污染严重,管网治理难度较大的区域,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装配式污水处理厂、卫星式污水处理厂等市场机会也会增加。
 
  3、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表示,过去五年,我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一批重大生态工程,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在未来工作部署中也强调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2017年,在中央深改组会议上,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首次提出。2020年8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2020年,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统筹考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等多方面的有机联系,推进长江上中下游、江河湖库、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这些重要讲话,再次诠释了生态系统是个有机整体,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密不可分、相互作用,进一步拓展了新发展阶段生态治理的范畴和领域。
 
  黄润秋在“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时同样提到,我国环境治理强调系统观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
 
  E20解读
 
  生态环境的各部分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在治理时需要系统考量,统筹治理。从这一角度来看,EOD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案之一。EOD模式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采取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推动公益性较强、收益性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统筹推进,一体化实施,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的创新性项目组织实施方式。
 
  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副司长逯元堂在《逯元堂:EOD模式创新与实践》一文中分析认为,EOD模式是实现保护与发展融合共生的创新实践。EOD模式并没有改变现有的项目组织实施管理体系,而是通过统筹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发展、区域开发与持续运营、投融资与项目实施等,在项目组织实施模式上进行探索和创新,以生态环境治理提升产业开发价值,以产业收益反哺生态环境治理,建立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平衡点。
 
  逯元堂还强调,EOD模式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是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投融资的有效机制。总结来说,EOD模式是“两山”转化在项目运作层面的具体应用,是推动实现生态环境资源化、产业经济绿色化,促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
 
  4、土壤修复
 
  2022年以来,土壤问题已经多次在重磅政策中亮相。2022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决定自2022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利用四年时间全面查清农用地土壤质量家底。这是距上一次全国土壤普查40年后,我国再一次对土壤进行的“全面体检”,引起市场高度关注。
 
  二十大重点强调了土壤污染治理问题,强调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过去五年,我国加大了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和修复力度。在部署未来工作时,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要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意味着土壤污染治理市场或将在未来被重点关注。
 
  E20解读
 
  E20研究院分析,2022年来,我国土壤修复领域在行业规范、投融资及技术标准等方面的政策频出,在顶层设计上有力推动了行业发展。而随着“三普”进入实地调查,土壤治理工作网络也越织越密,根据最新普查数据,2022年全国建设用地污染地块总数达到982块,较2021年增长了27.5%,市场空间得到进一步扩张。随着“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持续深入开展,土壤修复行业需求有望持续释放。
 
  二十大对“土壤污染源头防控”的强调,标志着我国土壤修复行业正逐渐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污染管控与污染修复成为促进土壤污染协同高效治理的两大抓手,而土壤环境的监测检测、土壤环境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污染溯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土壤环境管理与修复的咨询服务等配套细分领域作为污染源头防控工作的重要支撑,亦将受益于政策红利,迎来更大的市场机会。
 
  从实际的市场情况看,风险管控技术在项目应用频次上高居榜首,随着国家对在产工业企业等土壤污染源头的关注度的不断增加,污染管控市场的发展机遇已然显现,并预计在“十四五”期间持续升温。但值得注意的是,热度下的污染管控在实际确保源头预防的同时,亦有可能成为相关企业的“障眼法”。目前有些区域出现了以管控代替修复以及管控简单化的苗头,掩盖了重污染源的修复需求,阻碍了“净土保卫战”的进程推进。在这一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明确风险管控内涵外延和使用条件,压实各方主体责任,用强监管规范市场需求,激发全领域的市场活力。
 
  5、节能降碳
 
  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意味着未来降碳减污仍是发展目标之一。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2022年1月24日下午就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学习时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汇报了我国实现在双碳目标方面做出的努力:他指出,五年来,我国稳步推进节能降碳。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超过10.5亿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由6.5亿千瓦增至12亿千瓦以上,清洁能源消费占比由20.8%上升到25%以上。
 
  黄润秋也在两会“部长通道”采访中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统筹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主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第一,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的转型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环境质量从源头上的根本改善。
 
  E20解读
 
  近年来,双碳战略深入人心,双碳目标下如何推动产业塑造新的竞争优势成为经济社会热点之一,从产业发展来看,环境产业也是节能降碳的主要阵地之一。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湖南大学兼职教授薛涛曾在接受中国环境报采访时指出,目前碳话题下的获益主体主要是新能源行业,环保企业当前在减碳方面的市场空间并不大。“但这并不意味着环保企业与碳达峰碳中和计划无关。”薛涛认为,短期来看,主要还看环保企业能不能通过“卖碳”来获取收益。例如,沼气发电行业可能是减碳方面关联收益较大的领域。此外,环卫新能源车辆生产企业和环境监测类企业也会有相关利好,但应该与碳交易没有直接的关联。长期来看,碳排放量将是衡量一个产业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评价标尺,企业的技术路线选择、管理水平等方面必须遵循正确的价值方向,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优势。同时,碳减排纳入环境监管后,很可能对环保企业提出更高要求。因此,环保企业一方面不要对当前减碳收益有过高期待,同时也要未雨绸缪,积极研究,尽早对未来行业可能带来的变化有所布局。
 
  仅以污水处理行业为例。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低碳水环境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洪臣根据相关数据分析,污水处理全覆盖的国家,排水与污水处理行业碳排放约占全社会总碳排放量的1%左右。排水与污水处理行业碳排放量虽然占比小,但依靠改变技术路线、改变运行模式,辅以适当的低碳改造,即可减少碳排放,相比其他行业,减碳效益更大。为了碳减排,就需要更好的节能降耗,也就呼唤真正的精细化运营。
 
  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亮相首场部长通道,他提到了这些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式后,首场“部长通道”开启,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与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亮相首场“部长通道”。
 
  黄润秋接受采访时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有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其中之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十年实践表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本质区别,我理解有三个方面:一是在理念上,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这三者作为发展的内在要求;二是在道路和路径选择上,我们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三是在方法上,我们强调系统观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这些都是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可以借鉴的模式和经验。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统筹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主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第一,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的转型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环境质量从源头上的根本改善。第二,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们已经编制了“十四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大标志性战役行动方案,将一项一项全面展开,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统筹好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统筹好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统筹好城镇与农村,统筹好陆域与海洋,统筹好新污染物与传统污染物。第三,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监管力度,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努力提升和保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黄润秋谈到,近十年来,我们在经济总量实现年均增长6.5%的同时,污染物排放在持续大幅度降低。我们在污染物减排方面,这十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减排分别超过84%、58%,北京二氧化硫的浓度以个位数的微克来计。PM2.5连续九年下降,累计降低57%,重污染天气比例只占1%左右。老百姓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根据最新调查结果超过了90%。所有这些情况表明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不仅不会阻碍经济发展,而且会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从另一方面看,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是内在要求、应有之义。所以,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考量,统筹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一方面,既要支撑服务保障好经济平稳运行和发展向好;另一方面,要守好生态环境底线,以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环境影响评价领域来说,去年我们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做好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环评要素保障。去年一年,生态环境部本级审批180个重大项目,涉及的投资1.9万亿。我们指导地方审批12.3万个项目,涉及投资23.3万亿。这些都为稳经济、促发展作出了贡献。
 
  黄润秋还强调守牢底线,这方面有“345”的考虑,所谓“3”,就是守住“三条底线”:一条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是总要求;二是依法依规,法律法规和标准是刚性的,不能动,这个底线不能破,特别对一些重大的、性质比较恶劣的违法行为,我们会严肃查处、决不姑息。三是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向好不能变差的底线。“4”是把好“四道关口”:一是环评审批准入关,这里面包括规划环评、项目环评,包括前期的“三线一单”区域准入。二是排污许可关。第三道关、第四道关是兜底的,监督执法关和督察问责关。“5”是重点关注“五类项目”,哪五类呢?比如涉“两高”项目、生态敏感项目,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排放比较高的产业项目,另外涉圈水圈地的公园类项目,还有人民群众和社会反映强烈的项目。对这些项目严格审批、严格把关。
 
  此外,黄润秋还表示,我国实施的大规模、大尺度的生态修复可供国际社会借鉴,保护生物多样性。国家层面实施了44个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项目,还有一大批矿山生态环境修复项目,这些工作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价这些是全世界最有希望、最具雄心、最鼓舞人心的大尺度生态修复范例。地方层面,各地加强城市的黑臭水体治理、水环境质量提升、水生态修复。现在,大家到各个地方去,都希望沿着治理好的河流看一看,两岸水清岸绿,成了老百姓很好的生活休闲空间,这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现。
 
  高质量发展,不变的主题
 
  重点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政府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的开局之年。站在更宏伟的蓝图与目标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二十大提出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社会经济发展要恢复到疫情前的“量”并不困难,但我们应当追求的是更高水平,更高“质”的发展。
 
  《中国改革报》副社长,央视特约评论员杨禹分析,许多企业在疫情这几年并未放弃,努力尝试各种高质量的发展途径,受疫情影响,一些企业订单量可能会受影响,但在这期间,他们完成了生产线的转型升级,实现了内部组织结构的优化调整,为疫情后站在新的境界站在更高的水平上发展打下了基础。因此开局之年要开出新境界,而开局的关键在人,人要有不畏难的精神,在攻坚克难,爬坡过坎中实现更高境界发展的自信与底气。
 
  中国经济有强大的潜力与韧性,体现在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中,也体现在中国经济的每一位从参与者中。在过去三年疫情的影响下,我国市场经济主体没有减少,还在进一步快速的增长,这就体现了广大市场主体参与者前进的韧性,体现了我们对中国经济长远的发展有稳定的预期。
 
  环境产业作为城市化工业化必要的补充单元,用了2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发展。经历了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公共服务阶段,现在迎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环境产业要如何理解、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呢?
 
  傅涛曾在2021年(第十九届)水业战略论坛上提出:要重新认知高质量,高质量就是高标准服务,但是高标准不等于高排放标准,不等于高的供水水质标准。这些服务标准是基础服务的标准,基础公共服务的标准意味着甲方付费,而甲方没有足够的能力支撑更宽的基础公共服务,把支撑污水处理、雨水、地下水等一系列的费用全部砸在政府身上,是不可能的。从环境产业整体发展来看,傅涛强调环境设施100%需要提升,处理污染物是环境设施的基础功能,稳定达标只是污水处理厂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个基础的选项和合格项,未来真正高质量的方向是精细化、智慧化、资源化、低碳化、生态化、社会化(以下简称为“六化”)。
 
  要实现环境基础设施的提升,达到环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六化”目标,须将科技创新排在首位,以技术作为驱动,促成技术产品化的转变。技术产品化水平是产业化水平的标志,产业化是横在技术领域和产业领域的鸿沟,这个鸿沟需要用技术的产品化来填平,必须在产品上谋出路,才能进一步促成环境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的达成。
 
  二十大擘画出中国式现代化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环境产业亟需融入到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之中,因此也必将迎来继市场化、资本化后的第三次浪潮。


     

【推荐最新项目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