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行政许可“一站式”专业技术服务机构    贵州(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六盘水市、黔南州等)市州发改委委托节能报告评审单位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业务领域

焦点关注

出台文件、启动试点......各地区各行业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日期:2023-02-15 10:45:54

来源:贵州省生态环境厅

编辑:贵州绿之城节能环保

0


氢能火炬在奥体中心熊熊燃烧,氢能大巴在场馆间穿梭接驳,26个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世界上第一座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系统制冰的大道速滑馆精彩亮相……历史上首个“碳中和”冬奥会——北京冬奥会成为2022年国际社会了解我国推动“双碳”目标和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按照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我国各地区各行业开好局起好步,全方位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30多份文件出台,助力“1+N”政策走深走实

 
2022年,除了碳中和奥运会,碳中和商场、碳中和会议等与碳中和相关事物也带给人们很多惊喜。
 
作为重要的政策导向,国家相关部门在2022年纷纷出台政策,给各行业各领域的“双碳”工作带来了诸多的红利和惊喜。为了更好推进“双碳”目标进程,30多份重要文件陆续出台,从能源转型到节能降碳,从工业领域碳达峰到城乡绿色发展,跨度大、范围广、影响深。
 
提升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和“含绿量”,能源转型是重要抓手。围绕能源问题,10份重要文件陆续出台。
 
继2022年1月出台《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之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3月印发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要求,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绿色低碳变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绿色低碳发展离不开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2022年1月,《“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出台,对“十四五”全国节能工作进行总体部署,明确全国和各领域、各地区节能目标任务。6月,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对我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作出总体部署,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治理,形成减污降碳协同推进工作格局,助力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据统计,2022年,在节能降碳方面,共有9项重要文件陆续出台。
 
作为产生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工业领域碳达峰对全国整体实现碳达峰具有重要影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2022年8月印发了《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3.5%。“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工业能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基本建立以高效、绿色、循环、低碳为重要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此外,《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十多份文件陆续出台,为钢铁、化纤、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纺织品等多个行业实现“双碳”目标指明方向。
 
2022年,一份份政策文件的出台和落地,让碳达峰目标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让碳中和的实现路径更加明确清晰。
 

“碳”路先行,各项试点工作“百花齐放”

 

“当时想都不敢想,空气居然能卖钱。”说起自己参与的农业碳票交易,军营村村民高清根很是兴奋。

 
2022年,福建省厦门市莲花镇军营村完成了两单碳汇交易,村集体共实现增收9万余元。在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助力下,军营村全村的茶树碳汇被打包出售给厦门一家企业。村民们第一次真切感受到碳汇交易带来的实惠。
 
军营村曾是厦门最贫困的村庄之一。近年来,村里将增收的目光投向了“固碳作物”——茶树,借着碳汇交易的东风,以“山上戴帽、山下开发”的思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
 
军营村的故事在全国碳市场建立并不断完善的这几年不算个例。作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全国碳市场的建立运行,与政府管理共同构成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双轮驱动”,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大制度创新,更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促进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低碳化、长期化的有效方式。
 
2022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启动一周年。截至2022年7月14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约1.94亿吨,累计成交额84.92亿元。纵观2022年全年数据,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50889493吨,总成交额2814004694.28元。
 
全国碳市场启动以来,运行平稳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初步建立,促进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初步显现,有效发挥了碳定价功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在全国碳市场启动一周年之际表示。
 
除碳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之外,2022年,各项试点工作也取得积极成效。
 
碳监测试点一年多时间里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通过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基本打通了“测什么、在哪测、怎么测”的碳监测业务链条,并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数据初步摸清了温室气体时空分布规律。
 
在试点行业碳排放环评方面,陕西、山东等省份积极推进。2021年8月,《陕西省煤化工煤电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印发,进一步摸清煤化工、煤电行业碳排放现状。
 
2022年7月,山东青岛公布轮胎、啤酒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成为全国唯一在轮胎、啤酒行业开展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的城市,通过环评制度从源头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
 

渐进有序,各地为“双碳”目标谋篇布局

 

 

2022年是各地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一年。这一年里,河北、浙江、广东、上海、海南等十多个省份印发相关文件,越来越多的省份加快步伐,加速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稳妥有序推进低碳转型,少不了资金支持。对此,一些地区已提前布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用好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绿色低碳项目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为碳达峰行动提供长期稳定融资支持。
 
江苏省财政设立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并明确资金管理机构及职责、范围及使用管理。
 
各地不仅在政策、资金上持续发力,还广开思路、创新机制,加速推进“双碳”目标实现。
 
在浙江,深入推进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农业、生活和科技创新“6+1”领域和11个设区市碳达峰方案编制,开展多层级“零碳”(低碳)体系建设,推动煤炭消费和工业领域率先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鼓励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等率先达峰。
 
在上海,基于低碳出行的碳普惠制度正在探索中。通过绿色积分、碳积分等方式,激励和引导市民低碳绿色出行。“随申行”成为首个获取绿色出行碳减排量的官方APP。
 
在江苏,无锡星洲工业园企业屋顶上一排排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连成了“绿屋顶”。2.8平方公里内集聚了50多家著名跨国公司,但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耗能、二氧化碳排放处全市较低水平,成为绿色低碳园区实践和探索的先行者。
 
在贵州,韭菜坪风电场已成为一道风景线,每年吸引近20万名游客。截至2022年10月底,全省新能源装机1977万千瓦,比2012年底增长19倍,实现了从“寻风人”到“驭风者”的转变。
 
当前,多地碳达峰实施方案密集出台,地方层面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也初具雏形。新的一年,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发展实际,各地将继续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确保相关目标如期实现。

     

【推荐最新项目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