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行政许可“一站式”专业技术服务机构    贵州(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六盘水市、黔南州等)市州发改委委托节能报告评审单位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业务领域

焦点关注

2023年1月12日国新办举行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新闻发布会图文实录!

日期:2023-01-16 09:09:01

来源:水土保持技术服务

编辑:贵州绿之城节能环保

0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水利部副部长朱程清女士,请她为大家介绍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水利部总规划师吴文庆先生,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负责人关锡璠先生,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蒲朝勇先生。
下面,我们首先请朱程清女士作介绍。
 
水利部副部长朱程清: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水利工作、水土保持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
水土保持是江河治理的根本措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党领导人民群众大规模治山治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实施重点治理、1991年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再到2010年水土保持法修订、2015年国务院批复《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水土保持基本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的法律法规、规划和政策标准体系,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符合自然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呈现“双下降”态势,为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水利部最新监测成果,2021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67.42万平方公里,较十年前减少27.49万平方公里,强烈及以上等级面积占比由33.8%下降至18.93%。同时,水土流失治理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家都知道,黄河流域特别是中游地区水土流失非常严重,但这些地区结合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培育了适合当地的产业。比如,甘肃定西土豆、静宁苹果等特色产业,打造了榆林高西沟、定西花岔等特色小流域及庄浪、彭阳梯田等靓丽风景线,有效增加了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越来越多的地区实现了从浊水荒山到绿水青山再到金山银山的蜕变,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党的二十大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推动新时代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今天借这个机会就《意见》的内容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意见》分为三大板块,共6个部分。
第一板块是总体要求。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要,坚持问题导向、保障民生,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施策,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锚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提出到2025年,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和工作体系更加完善,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管控,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73%。到2035年,系统完备、协同高效的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全面形成,人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75%。
第二板块包括第二至第五部分,是四项重点任务。
一是全面加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核心是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结合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统筹推进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包括突出抓好水土流失源头防控、加大重点区域预防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3个方面内容。
二是依法严格人为水土流失监管。重点是落实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聚焦有效管住人为水土流失增量提出的政策措施。包括健全监管制度和标准、创新和完善监管方式、加强协同监管、强化企业责任落实4个方面内容。
三是加快推进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聚焦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明确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任务。包括全面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大力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抓好泥沙集中来源区水土流失治理3个方面内容。
四是提升水土保持管理能力和水平。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对健全规划体系、完善工程建管机制、加强考核、强化监测评价、加强科技创新5个方面进行了部署。
第三板块为第六部分,是保障措施。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加强投入保障、强化宣传教育4个方面对贯彻落实《意见》提出明确要求。
下一步,水利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会同相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意见》各项要求落实落地。
我先介绍这些,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谢谢。
2023-01-12 10:14:38
寿小丽:
谢谢朱程清副部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2023-01-12 10:16:47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记者:
我们注意到,《意见》主要目标中把水土保持率作为主要的量化指标,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水土保持率这样一个新的概念?另外《意见》提到,到2025年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73%,到2035年达到75%,十年提升2个百分点,请问这些目标都是怎么样设定的?谢谢。
2023-01-12 10:20:57
朱程清:
谢谢你的问题。水土保持率确实是比较新的概念,也是我们在近年经过大量研究得出来的,而且这个目标也进入了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请我们水利部总规划师吴文庆同志回答这个问题。
2023-01-12 10:21:12
 
水利部总规划师吴文庆:
谢谢你的提问。水土保持率是指区域内水土保持状况良好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通俗讲也就是非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正如刚才朱程清副部长介绍的,水土保持率这个指标已经纳入了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到2021年底,全国水土保持率是72%,具体到各省区,情况就各异了,比如浙江、福建水土保持率达到了90%以上,而西部的像内蒙古、新疆等地水土保持率还不到60%,这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根据专项研究成果,我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是267.42万平方公里,这里面有122.92万平方公里是不宜治理或不需要治理的,主要分布在沙漠、戈壁腹地和高寒高海拔地区。我们做了一下统计分析,需要治理的144.5万平方公里面积中,综合考虑水土流失规律、自然地理条件以及技术经济等因素,最终只有52万多平方公里有望彻底“销号”,其余的只能实现强度降级。经过分析,过去十年我国水土保持率年均提高约0.29个百分点,但近三年年均才提高0.2个百分点。这说明我们剩余的这部分水土流失面积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治理难度越来越大,提升水土保持率的难度也是越来越大。
这次中办国办印发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将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73%,到2035年达到75%,这是个积极有为的目标,同时也是个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攻坚克难才能实现的目标。
为此,我们下一步将锚定这个目标,强化预防保护与监管,大力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着力打好“减量、降级、控增”这套组合拳。
一是把林草地水土流失作为“减量”的重点。全国中覆盖度及以下林草地的水土流失面积占到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1/3,且侵蚀强度相对较低。我们将把这些区域作为消减水土流失面积存量的突破口,提高林草地植被覆盖度,提升林草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
二是把坡耕地和侵蚀沟作为“降级”的重点。根据最新的监测成果,6度以上坡耕地集中了我国近六成强烈及以上水蚀面积。同时,东北黑土区和西北黄土高原还有大量高强度沟道侵蚀。今后,我们将把坡耕地和侵蚀沟作为水土流失强度“降级”的主阵地,大力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东北黑土地侵蚀沟治理,有效减轻水土流失强度。
三是把人为扰动作为“控增”的重点。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严控新增人为水土流失,切实管住增量,加大对在建项目集中扰动期的水土流失防治力度,推动相关部门、行业和社会主体更加自觉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谢谢。
2023-01-12 10:21:31
 
中宏网记者:
2019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加快黄河流域以及水土流失治理作出了重要指示批示。此次《意见》也强调了加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请问有什么具体措施?谢谢。
2023-01-12 10:22:46
朱程清:
谢谢你的提问。大家都知道,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视,这几年走遍了黄河流域的每一个省,每到一地都对黄河保护、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黄河保护法方面,我们和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我们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司长回答这个问题。
2023-01-12 10:23:19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负责人关锡璠:
黄河流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全面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对区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防治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地贫瘠、河道淤积、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黄河保护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规划纲要》都有明确要求。发展改革委、水利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广量大、强度高等特点,及时对“十四五”时期的投资结构、投向做了优化调整,持续加大这个区域的投入力度。2021年以来,已经累计投入了40亿元,经过多年治理,这个区域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1万平方公里,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已由监测以来最严重的45万平方公里减少到23.13万平方公里,同时黄河输沙量大幅减少,区域已经历史性实现了主色调由“黄”转“绿”。
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这个区域仍然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特别是像黄土高原坡耕地水土流失、沟道重力侵蚀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大家也都知道,黄河目前还是世界上泥沙含量最高的河流,做好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不仅关系到这个区域的生态保护大局,也关系到黄河水沙协调和长治久安。近期,中办、国办印发的这个《意见》,对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作了总体部署,明确将黄河流域作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区域,要求大力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和泥沙集中来源区治理。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水利部等有关部门,在政策规划资金等方面都有相应的安排,继续将黄河流域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区作为我们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我们将跟有关部门一起,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施策,围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目标,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力推进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
一是加强预防保护。预防一直是水土保持的首要举措,做好预防,效率高、效果好。要科学做好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重要支流源头区的水土保持规划,像砒砂岩区、多沙粗沙区、水蚀风蚀交错区,这些区域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要加强保护,持续提升流域生态质量。以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项目为重点,完善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措施,有效控制生产建设的扰动和影响。
二是推进系统治理。以黄河流域上中游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大力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统筹提升水土保持和粮食生产能力。突出抓好黄河多沙粗沙区,特别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综合治理。这里面有几个流域是比较重要的,像皇甫川、清水川、窟野河、秃尾河等主要支流,大力开展高标准淤地坝建设,进一步减少入河入库的泥沙。
三是强化监测评价。监测是做好预防治理的基础和前提,下一步要考虑优化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布局,推进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水土保持专项监测,构建以监测站点为基础、常态化动态监测为主、定期调查为补充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深化监测评价和预报预警,支撑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科学精准防治。
谢谢!
2023-01-12 10:25:35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意见》提出要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抓手,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请问如何理解这种工作格局,又如何加快构建这种工作格局?谢谢。
2023-01-12 10:39:53
朱程清: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必须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推动各方面和全社会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落实责任、形成合力。
《意见》聚焦解决水土保持领域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创新问题,围绕加快构建水土保持工作格局,提出了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举措,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组织领导方面。《意见》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全面领导,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从中央到乡的工作机制责任是明确下来了,而且里面提到要加强水土保持考核,实行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要求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担负起水土保持的责任,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
二是在统筹协调方面。《意见》明确提出国家层面要建立水土保持部际协调机制,水利部要发挥好牵头组织和统筹协调作用,相关部门要强化协同配合。地方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协调机制,研究解决重要问题,抓好督促落实。而且《意见》对跨区域水土流失联防联控联治也提出了要求,强调要发挥流域管理机构在这方面的作用。
三是投入机制方面。《意见》明确中央财政继续支持水土保持工作,地方各级政府要保障水土保持投入。要求创新市场化多元化投入机制,进一步拓宽投入筹措渠道。建立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鼓励和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资助等形式参与水土保持工作。
同时,《意见》还在协同监管、宣传引导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举措。比如,在强化部门间协同监管和联动执法,加强水土保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方面;在健全与纪检监察机关沟通机制,畅通公众监督和举报渠道方面,《意见》中都有要求。提出将水土保持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体系,加强科普宣传和文化建设,开展水土保持示范创建。通过这些机制建设,引导全社会进一步强化水土保持意识,加大水土保持力度。谢谢。
2023-01-12 10:40:13
 
封面新闻记者:
《意见》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近年来,媒体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都有报道。请问两者有何区别?下一步在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方面有哪些举措?谢谢。
2023-01-12 10:53:16
朱程清:
谢谢你的提问。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目前水利部抓小流域治理方面的一项有力措施,也是一项创新举措,在实践当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这个问题请吴总来回答。
2023-01-12 10:54:28
吴文庆:
我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清洁小流域是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系、村庄和城镇周边为重点,以山青、水净、村美、民富为目标,山水林田路村统一规划,治山、治水、治污协同推进,统筹实施水土流失治理、流域水系整治、生活污水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培育和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一种综合治理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清洁小流域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深化与发展,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升级版。自2003年北京市率先开展水源保护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以来,全国各地不断积极探索,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生态清洁小流域。截至目前,全国已经建成了近4000条具有示范意义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在这些项目区里,水土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流域水系通畅洁净,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乡村特色产业得到了培育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中央1号文件多次提出了明确要求。水土保持法、黄河保护法也作出了具体规定。下一步,水利部将主要采取三个方面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一是完善政策制度。水利部近期将会同有关部门,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意见》要求,出台加快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指导意见。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加强实用技术集成和推广应用。
二是加大支持力度。水利部将利用现有渠道,进一步加大对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支持力度,加强与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林草等部门的协同配合,推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与中小河流治理、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等有效衔接,促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三是加强总结推广。我们鼓励各地积极探索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和管护模式,做好建设效果监测,科学评价建设成效,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深入宣传新进展新成效,加强成功案例推介,以点带面,推动各地大力加快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谢谢!
2023-01-12 10:54:44
 
海报新闻记者:
党的二十大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意见》提出要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要,依法严格人为水土流失监管。请问,水土流失与人的行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下一步将如何强化人为水土流失监管?谢谢。
2023-01-12 10:55:17
朱程清:
谢谢你的提问。因为人为扰动是人为水土流失的一个主要原因,在这个问题上,水利部一直加大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监管,严格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打击。最近我们在监管上也做了很多创新,以提高监管效能。这个问题请我们水土保持司蒲朝勇司长回答。
2023-01-12 11:00:53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蒲朝勇:
非常高兴回答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首先,水土保持状况是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综合性指标,刚才吴文庆总规划师已介绍了,水土保持率纳入了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任务,归根到底是防止水土流失,而水土流失的形成和加剧与人的行为与活动密切相关,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会造成或者加剧水土流失。所以,不解决人为水土流失“增”的问题,就没法实现“减”的目标,也就没法实现水土保持率提高的目标,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成为一句空话。
人为水土流失监管是水土保持法赋予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法定职责,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政治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利部把人为水土流失监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法督促指导50万个生产建设项目落实水土保持措施。持续实施水土保持遥感监管,通过“天上看、地面查、全覆盖”,及时发现并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人为水土流失应该说得到了有效遏制。大家知道的南水北调、京沪高铁、西气东输等一批国家重大项目,沿线都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正是建设单位依法履行了水土保持责任,实现了工程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意见》对依法严格人为水土流失监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健全监管制度,创新监管方式,落实监管责任,以高水平高效能的监管,为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支撑。主要是四个方面:
一是构建水土保持全链条全过程监管体系。依法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制度,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完善生产建设活动水土流失防治标准,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特点,明确差异化、针对性要求,实施分类精准监管。
二是建立精准高效的监管机制。那就是以遥感监管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全覆盖、常态化开展水土保持遥感监管,依法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全面实施水土保持信用评价,对守信企业少打扰、不打扰,对失信企业及高风险项目重点监管。加强人为水土流失风险的跟踪预警,提高监管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三是强化部门间协同监管和执法联动。建立水土保持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与检查公益诉讼协作的机制,充分发挥司法保障监督作用。通过加强协同监管,压实企业水土保持责任。
四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水土保持审批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便民利企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谢谢!
2023-01-12 11:05:59
 
中国日报记者:
我注意到,《意见》提出要大力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请问为何要大力推进坡耕地治理?水利部如何落实?谢谢。
2023-01-12 11:13:20
朱程清:
谢谢你的提问。坡耕地,顾名思义是在有一定坡度的土地上进行耕种,它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所以坡耕地的水土流失治理是我们水土保持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治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个问题请蒲朝勇司长回答。
2023-01-12 11:13:31
蒲朝勇:
谢谢你的提问。刚才朱程清副部长讲了坡耕地的概念。确实,坡耕地因为地形的原因,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导致耕地质量下降,甚至对耕地造成损坏,直接威胁国家粮食安全。我国的坡耕地是什么状况呢?全国现有坡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15.7%,重点分布在长江上中游、黄土高原等地区,特别是长江上中游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北五省(直辖市)坡耕地面积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家有关部门着手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目前已累计改造坡耕地面积1477万亩,配套建设了蓄水池、水窖、排灌沟渠以及坡面水系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治理改造后的坡耕地成效非常明显,每年可减少土壤流失量4323万吨,粮食亩均单产可提高70—200公斤。过去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近年来通过监测显示,坡耕地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比重有所上升,这表明坡耕地治理的速度相对缓慢,迫切需要加大坡耕地治理力度,这也是《意见》明确提出的要求。
下一步,水利部将深入贯彻落实《意见》精神,会同有关部门聚焦耕地保护、粮食安全、面源污染防治,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大力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积极筹措资金。国家有关部门继续支持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地方要按照《意见》要求,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要加快推进长江上中游、黄土高原和东北黑土区等重点区域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因地制宜完善田间生产道路、坡面水系等配套设施,提升耕地质量和效益。
二是加强部门协同。发挥好水利部门牵头组织和统筹协调作用,加强部门间配合,一体推进坡耕地治理相关项目实施,形成有效的工作合力。有条件的地方要把缓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与高标准农田统筹规划、同步实施。
三是完善建管机制。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和管理机制,大力推行以奖代补、以工带赈等建设模式,调动和发挥好村级组织、土地使用者、承包经营者的积极性,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和项目区群众参与工程建设。完善治理成果管护制度,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确保长期发挥效益。谢谢。
2023-01-12 11:13:47
 
长江日报记者:
刚才各位发布老师也说了,近年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有关调查仍然显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面临很多挑战,我想问的是,面对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难题,下一步会有什么具体举措?谢谢。
2023-01-12 11:34:39
朱程清:
谢谢你的提问。黄河是世界上最独特的河流,水土流失治理是非常难的,主要是水沙关系不协调,生态环境脆弱。而黄河流域内人、土和水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对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前面我们也有过回答。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明确提出要保障黄河长久安澜,必须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对推进黄河流域深度控水节水和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作出了全面部署。水利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沿黄省区也积极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2021年黄河流域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亩均灌溉用水量分别比2019年下降19.5%、35.6%和11.6%。黄河以占全国2%的河川径流量,支撑着全国12%人口、17%耕地的用水需求,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刚才关司长回答问题时也跟大家报告了,从监测以来最严重时的45万平方公里,减至23万多平方公里,黄河输沙量大幅减少,区域主色调实现了由“黄”变“绿”。但是我们也看到,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还是水资源短缺,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仍然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
下一步,水利部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实“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要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特别是要加强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谋划和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
关于解决黄河的问题,大家知道去年全国人大颁布了黄河保护法,今年4月开始正式实施。黄河保护法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法治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水利部将抓紧制定配套政策和落实措施,把法律赋予水利部门的职责落实到位。
刚才记者朋友提到水和土,关司长对水土保持问题专门作了介绍,在水的方面我想补充一点。因为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解决的措施也是一揽子的、系统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节水优先,打好黄河流域深度控水节水攻坚战。水利部在抓紧加大力度做这项工作。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的要求,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建立水资源差别化管理制度,实施强制用水定额管理,推动用水计量全覆盖,加大违法取用水查处力度。大力抓好农业节水,强化高耗水行业节水,鼓励使用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同时,发挥价格机制作用,倒逼提升节水效果。
在土的问题上,我就不重复了。这里的关键,正如关司长刚才介绍的,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施策,抓住黄河流域特别是黄土高原这些重点区域,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减少入河入库泥沙,增强水土保持能力。谢谢。
2023-01-12 11:34:50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我们注意到,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指出,要综合运用产权激励、金融扶持等政策,开展水土流失治理。请问,在加强投入保障方面目前进展如何?水利部下一步有何规划?谢谢。
2023-01-12 11:38:27
朱程清:
投入问题是我们做好水保工作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所以在《意见》中有专门的要求,我们在落实的措施上,有一些考虑和打算。请吴文庆总规划师作介绍。
2023-01-12 11:38:53
吴文庆: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持续加大中央资金支持力度。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投入中央资金686亿元,支持地方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2021年,水利部商财政部制定出台了水土保持建设以奖代补政策,激励各地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这些政策举措为推进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了重要保障。
新时代对水土流失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下一步,水利部将全面落实《意见》要求,进一步强化政策和机制创新,多措并举加强投入保障,全面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中央财政继续支持水土保持工作,指导地方各级政府多渠道筹措资金,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保障水土保持投入。
二是积极利用金融扶持政策。用好金融支持水利相关政策,主动对接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机构,积极争取在贷款期限、利率和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措施,努力增加水土保持投入。
三是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立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对集中连片开展水土流失治理达到一定规模和生态修复预期目标的相关实施主体,允许依法依规取得一定份额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从事相关产业开发。对淤地坝淤积和侵蚀沟、崩岗、石漠化治理等形成的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按程序用于耕地占补平衡。通过这些产权激励机制创新等措施,努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拓宽水土流失治理的投入渠道。谢谢!
2023-01-12 11:39:33
寿小丽:
时间关系,最后一个问题。
2023-01-12 11:40:07
 
上游新闻记者: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保护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意见》也提出要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请问,下一步如何通过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来保护黑土资源?谢谢。
2023-01-12 11:40:35
朱程清:
谢谢你的提问。长期以来,由于过度开垦、不合理耕作方式以及保护责任不落实不到位等原因,黑土地水土流失确实是比较严重。习近平总书记对黑土地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去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让黑土地的保护有了法律武器。水利部和相关部门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近年来,治理黑土地侵蚀沟1.93万条,对80多处大中型灌区实施了节水改造,保护耕地446万亩,年可增产粮食接近1亿斤。根据水利部最新监测成果,黑土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1万平方公里。跟十年前比,减少了3.95万平方公里,中度及以上等级面积占比从46%下降到21%。从监测数据看,通过治理保护,水土流失状况在好转,但面积还很大,任务还很重。
下一步,水利部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黑土地保护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黑土地保护法和《意见》相关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我们重点做好以下这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突出抓好侵蚀沟和坡耕地治理。通过监测数据分析,黑土区水土流失主要来源于侵蚀沟和坡耕地,七成以上的侵蚀沟、八成的高强度水土流失是集中在耕地面积上,特别是6度以上的坡耕地上,这两个地方是我们下一步治理的重点。抓好黑土区侵蚀沟和坡耕地治理,首先是编规划,抓紧把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规划做出来;再是加大黑土地保护的投入,要会同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加大治理力度;还要开展常态化监测,强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提高治理水平和质量。
二是加强协调配合综合施策。以县为单位,强化水利、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统筹安排治理项目,协同推进侵蚀沟与坡耕地治理、农田建设、保护性耕种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与灌溉排水设施建设、植物措施、休耕轮作、防护林等措施,进行科学布局、综合施策,更好地发挥治理保护效益。
三是强化责任落实。压实地方政府黑土地保护责任。督促生产建设单位依法落实表土剥离、保存和利用要求。坚持用养结合,充分调动农业生产单位的保护责任,确保治理成果能够长期发挥效益。加强考核和监督,按照黑土地保护法要求,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黑土地保护法和《意见》相关要求的贯彻落实。
谢谢!
2023-01-12 11:41:20
寿小丽:
谢谢朱程清副部长,谢谢各位发布人,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
2023-01-12 11:41:45

     

【推荐最新项目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