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行政许可“一站式”专业技术服务机构    贵州(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六盘水市、黔南州等)市州发改委委托节能报告评审单位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业务领域

焦点关注

镀金时代结束!环境产业风云变幻的十二年

日期:2023-01-03 09:09:35

来源:环保在线整理

编辑:贵州绿之城节能环保

0


导读:现在大家都在提长期主义,但是“成大事者,争百年,不争一息。然而,一息固百年之始也。”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姿势还是那个姿势。
  环境产业风云变幻的十二年,一些企业从云端坠落,一些企业从平地崛起,一些企业从远方杀入;一些人,成功上市,财富自由,却在几年后饮恨PPP;一些人,黯然离场,破产清算,也无非是先行一步;还有一些人被称作幸运儿,最大的幸运也只是卖掉企业或将企业交到自己选中的接班人手中。当此际,人的际遇,企业的运气,似乎不可捉摸,但其实一切都有迹可循。
 
  题记:十二年后,我们写下这些产业往事,以避免成为一群没有记忆的人,说起一件事时四处乱指,不记得究竟发生过什么。
 
  2010年,是环境产业镀金年代的开始年份,主要因为两个关键词,“创业板”和“战略新兴产业”。创业板在2009年开启,到了2010年才有环保公司吃上这口“热乎的”。此后,对资本市场一直懵懵懂懂的大多数环保公司才对上市有了较为明晰的概念。资本市场让环境产业看到了“大钱”,让创业者和身在其间的人看到了前所未有的风景。
 
  与此同时,2010年10月10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也是一个颇具刺激性的政策,该决定内容共分为八个方面,提出“使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用20年达世界先进水平”。环保本来是一个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冷门产业,入选战略性新兴产业后,鸟枪换炮,今非昔比。
 
  环境产业由此开始了风云变幻的十二年,一些企业从云端坠落,一些企业从平地崛起,一些企业从远方杀入;一些人,成功上市,财富自由,却在几年后饮恨PPP;一些人,黯然离场,破产清算,也无非是先行一步;还有一些人被称作幸运儿,最大的幸运也只是卖掉企业或将企业交到自己选中的接班人手中。当此际,人的际遇,企业的运气,似乎不可捉摸,但其实一切都有迹可循。
 
  十二年后的这个冬季,多少位红极一时的环境企业家,尚未发表告别演说,就留给行业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他们一手创办的企业,有很多也在这几年里渐渐褪色。以前盛大的光景里,同样有企业家起身告退,但彼时他们还能够在离开时吐露心声,一如2014年北控张虹海在水业战略论坛上所做的那样,而现在主动或被动离去的企业家们,只剩下沉默。
 
  1 月初惊见草芽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2010年2月,此前名不见经传的万邦达创业板上市,行业里还很淡定。4月碧水源创业板上市,真正是大地惊雷。上市首日,碧水源股价达到156元,高出发行价127%,荣登沪深两市“第一高价股”宝座,成为了两市第15只“百元股”。上市单日公司市值冲至223亿,公司创始人文剑平以53.11亿元的身价成为当年创业板首富。从此,“上市”成为行业企业中极被关注的话题。
 
  昨天你还和我平起平坐,今天你就鱼跃龙门、身价百倍;昨天我们还一样为了项目资金苦恼,今天你就金山银山买买买。试问哪个创业者不想复制碧水源的成功路径?再加上《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出台,环境企业“上市热”第一次出现,并进一步升级。
 
  上市企业主要为两类,一类为传统水务企业,一类为中小环境企业。尤其是后者,由于碧水源和万邦达被市场热捧,不少技术性水务、环境企业等引入战略投资人,纷纷谋划上市。2010年,除了污水处理企业碧水源和万邦达,在创业板上市的还有三维丝(现名中创环保),这家公司是大气领域的,主营袋式除尘,烟气脱硝。另外主营脱硫净化剂、脱硫催化剂、其他净化剂的三聚环保,也是和碧水源前后脚上的创业板,后来这两家公司也常常被资本市场相提并论。做袋式除尘的科林环保,以及主营固废和污泥处理的富春环保,是在中小板上市。
 
  这一年,上市的队伍中还有两家国企,不过重资产的它们当然都是主板。在市领导的直接指挥下,重庆水务3月上市。成都的兴蓉投资借壳蓝星清洗上市,2015年改名兴蓉环境。
 
  2010年环境产业与资本市场一见钟情,2011年,激情在持续,尤其是创业板,简直是干柴烈火:7家IPO环境企业中,5家是创业板。2011年3月,主营自来水的江南水务主板上市。同月,主营渗滤液和厨余垃圾的维尔利、主营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修复的永清环保、主营环境修复的铁汉生态(现名节能铁汉)创业板上市。
 
  之后,主营工业废水处理的巴安水务和主营过滤系统的兴源环境也在创业板上市了。另有主营烟气处理的国电清新(现名清新环境)上市。
 
  激情的余韵持续到2012年,这年7月,老牌膜生产企业津膜科技(原名天津膜天膜)越过创业板的门槛。这一年也仅有这一家环境企业成功上市。
 
  2013年IPO暂停,但这一年环保行业里并购反而风起云涌。数据显示,2011年——2013年,国内环保、污染监测和治理行业完成的公司并购案达到87例,增长明显。尤其一些上市企业,如桑德集团、首创股份、先河环保、中电环保等均积极跑马圈地。
 
  2014年,资本市场对环境产业热度不减,虽然有投资人提出“环境产业太复杂了”,但还是有资金涌入,大家都准备指着IPO大发一笔。
 
  2 春风得意马蹄疾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
 
  2014年,PPP开始成为行业关键词,再加上随后的水十条、土十条、气十条,它们共同把环境产业推到炙手可热的境地。2014年IPO重启之后,全年共五家公司上市,其中包括一家主营污水处理的康达环保是港股。创业板依然是主要归宿:主营节能环保及清洁能源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天翔环境,主营烟气净化的雪浪环境,主营污水处理的老牌环境企业国祯环保(现名节能国祯)等三家,都是创业板。而主营环境修复、固废处理的高能环境却是在上海主板上市。自高能环境以后,主板上市的民营环境公司就多了起来。
 
  2015年上市的环境公司有七家,其中云南水务是港股。主营水环境治理的环能科技(现名中建环能),主营水处理和土壤修复的博世科,主营水处理剂的清水源都是创业板。主营环卫装备的龙马环卫、主营垃圾焚烧发电的伟明环保、主营自来水的绿城水务则是主板。2015年左右,还有不少觉得近期上市无望的环境公司挂牌新三板。
 
  2016年无一个环境公司上市。本来这年的12月,博天环境要上市,但因为一些原因耽搁到了2017年2月。
 
  2017年,被看做是环境企业IPO的“大年”,共有9家公司上市,主营污水处理的博天环境、海峡环保、中持股份、联泰环保,以及主营烟气处理的德创环保,主营固废处理的上海环境都是在上海主板上市,主营污水处理的中环环保是创业板上市,主营自来水的滇池水务和兴泸水务是港股。
 
  2018年五家环境公司上市,其中三家是港股,包括:主营烟气治理的博奇环保、主营污水处理和固废处理的上海实业环境、银川污水处理公司达力环保。唯有鹏鹞环保端端正正是在创业板上市。主营垃圾焚烧,早前即在港股上市的绿色动力这次在深圳主板上市。
 
  2019年,科创板的设立是我国资本市场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注册制先行的试验田。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和新材料四个领域,节能环保也是科创板重点支持的六大领域之一,科创板时代来临。2019年,共有十家环境公司上市,其中四家是港股:主营污水处理的光大水务、主营垃圾焚烧的维港环保、主营环卫的北控城市资源、主营自来水的台州水务。主营环保设备的景津环保、主营二次供水产品设备的威派格是在主板上市。主营环境监测仪器的力合科技,主营水处理药剂生产的泰和科技是在创业板上市。三达膜,以及主营工业废气处理设备和VOCs废气处理设备的奥福环保是在科创板上市。
 
  2020年,主营垃圾渗滤液的万德斯、主营工业水处理的京源环保、主营水深度处理和污、废水资源化的金科环境都是科创板上市。主营环卫的侨银环保、主营垃圾焚烧的三峰环境则是主板上市。再后来金达莱、建工修复、深水海纳、海天水务、华骐环保、太和水环境、玉禾田环境、倍杰特、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在各自领域内小有名气的企业,也陆续上市。
 
  这其中,2015-2016年被称作环境产业进入资本时代的开端,场外交易市场新三板的开启也给众多中小环保企业带来信心。同时,气十条、水十条、PPP投融资等陆续出台的强有力的政策,更让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2015年发生环保并购案例上百起,涉及金额近600亿元。
 
  这些年里,自己创立的公司上市后,一些环境产业的企业家曾经登上各类财富榜的榜单,尤其是在2015、2016年左右,行业里财星闪耀、人心膨胀。文一波夫妇(桑德集团)、文剑平(碧水源)、刘振国(碧水源)、张维仰(东江环保)、何巧女夫妇(东方园林)、黄振达家族(联泰集团)、敖小强(雪迪龙)、王飘扬家族(万邦达)、徐湛滔(中滔环保)、刘水(铁汉生态)、张开元家族(清新环境)、刘正军(永清环保)……都曾上福布斯或者胡润的榜单。其中当然还有涉足环保的王文彪(亿利集团)、钭正刚夫妇(锦江集团)、卢生举(重庆财信)等企业家。
 
  火爆年份里,其他行业巨富中的有识之士,如华夏幸福王文学、新奥燃气王玉锁也纷纷成立环保公司,包括复星郭广昌,由于投了好几个环保公司,几乎都被环境产业当做自家人了。其他各路资本,如中信产业基金、国投资本等也撒下大网,在环境领域有不错的收获,一时风头劲起。
 
  人们开始预言“环境领域将诞生伟大的企业”,曾经的外国榜样威立雅、苏伊士几乎成了无人问津的明日黄花。中国市场突飞猛进的这十二年,也是以做投资运营著称,曾在中国攻城略地的威立雅悄悄收缩的年份,它卖掉了一些BOT项目和投资项目。本土化较为成功的苏伊士则将重点放到了技术上、与本土公司的合作上。
 
  2018年,界面新闻也搞了一个中国最富1000人排行榜,除了上面那些人,上市新贵周立武(兴源环境)、李卫国家族(高能环境、东方雨虹)、吴道洪(神雾环保)、赵笠钧(博天环境)等也进了这个榜单,根据中国水网统计,界面的榜单中环境企业家共有26位。
 
  上市造福神话成为热门话题,没想到,很快就成为绝唱。可以说,在2018年之前,一边上市搞钱一边拿PPP项目,是环境公司的主流套路。除此之外,值得关注的是,一些细分市场逐步从小荷才露尖尖角走到了映日荷花别样红的阶段,比如环卫市场、危废市场、修复市场、污泥市场等,还有餐厨市场、农水市场、环境监测也开始出现有影响的项目和企业。
 
  3 花近高楼伤客心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这几年,产业里许多知名大公司“暴雷”事件,已经成为许多媒体、自媒体反复咀嚼的原料。这些公司自己是否也会辗转反侧:刚刚在横财的惊喜中打了个盹,便又在破产的恐惧里醒转来。凭什么片刻前还牢不可破的股市浮财竟然全成了债务?
 
  回头来看,这十二年间,已经上市的环保公司的确曾经备受资本市场青睐,2010年以来,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版块股票价格一路走高,直到2016年第四季度,当时行业都在竞猜:碧水源与三聚环保谁将率先达到市值千亿元?当时还有城投控股、东方园林、重庆水务三家公司市值超过300亿。
 
  但现金流的紧张和毛利率的下降是碧水源和三聚环保共同面临的难题,尤其是PPP项目,让公司订单大增的同时,庞大的中标金额对于上市公司的现金流是很大的考验。
 
  这不单单是碧水源和三聚环保的问题。也包括桑德等一干环保公司,其中涉及的短债长投等几乎算是一个痼疾。2017年12月底到2018年1月初,由于外部政策突变,环保类上市公司特别是头部企业有一波急跌,首当其冲的是PPP项目大户。中国商业环境和资本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2018年度,环境产业上市企业资本估值跌幅接近50%。由此引来头部企业纷纷进入国家队,整个市场格局变化:2018年至今,国资入股上市环保民企事件超过30起。尤其是在2018年6月,神雾集团、盛运环保、凯迪生态、东方园林等环保上市民企深陷资本市场危机,引发行业一片唏嘘。这个时候,行业在思考:与环境产业发展整体火热相反的是,环保上市民企为何在资本市场集体遇冷?以为这已是危局的顶点,却不知道,这只是开始。
 
  站在资本市场角度来看,这传达出行业已经过了狂飙的阶段,市场预期已经有所降低。从环境企业家角度来看,对资本市场的期待一定不能过高,要适应平稳中增长的态势,回归到经营企业的本质。环境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关系正是: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环境产业也不得不受制于周期,事实面前,认为环保行业为逆经济周期投资的逻辑已经不攻自破。
 
  各类财富榜上环境企业家沉寂了,只有温州老板项光明还稳坐胡润富豪榜2022年的榜单。伟明环保最受瞩目的除了垃圾焚烧发电外,更多还是新能源领域的高冰镍。
 
  桑德、碧水源、巴安水务、环能科技、铁汉生态、国祯环保、东江环保、东方园林、清新环境、博世科、锦江环境、兴源环境等太多上市公司已经换了主人。在新的内外部环境下,换个主人并不是坏事,甚至陷入诉讼、对赌失利都不能算是最坏的结果。那一阵儿,行业的流行语是“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一时之间,进来“接盘”的国企、央企成了被羡慕、嫉妒的对象,就如被淹没在困境里的人,觉得窒息,看见路过的人,就想:要是能变成那个路过的人就好了。然而,谁知道那个过路的人又面临什么呢。
 
  这其中堪称一波三折的当属博天环境。
 
  直到2022年12月9日,*ST博天发布公告表示,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批准公司重整计划,并终止公司重整程序。根据重整计划,公司应于12月31日前执行完毕重整计划。重整完成后,公司将在“水业关联的环境产业布局”业务定位下,转变公司“工业+市政”双轮驱动为“环境+资源”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提锂和氢能相关科技产品业务。
 
  这才意味着博天环境四年债务危机终于即将迎来最终结局。
 
  另外还有一位被认为是环境企业家的李卫国还在胡润财富榜上,但他入选的主要原因不是高能环境,而是另一家企业东方雨虹——他也因此依然是防水行业首富,虽然因为受累于房地产行业的败局,这家公司也积累了许多应收账款,已经在国外过安闲日子的李卫国不得不回国出台“救企策略”,发表悲壮宣言,口出惊人之语。
 
  其他领域富豪收购的环保公司,能够扎根到环境产业当中的,倒也还在有板有眼地经营。如美的何氏家族何剑锋收购的盈峰环境,还有刘永好14.49亿并购的兴源环境,这些企业家都在以实控人身份拥有这些公司。
 
  至于说环能科技倪明亮、龙净环保周苏华,在市场暴跌之前,在估值的高位将公司轻松出手,以及鹏鹞环保的王洪春将企业交到儿子王鹏鹞手中经营,中持股份许国栋“传位”创始团队成员张翼飞,金达莱廖志民选中80后接班人陶琨,已经称得上体面离场。其中中持股份此前也已经引入央企长江生态环保集团,鹏鹞环保、金达莱则仍是民企。
 
  或卖或退,这批以60后生人为主的环境企业家,陆续在为自己创立的公司画句号,也许另起炉灶,也许退隐江湖。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只是他们的落幕时刻,来得有点早,有点急,有点不由自主,有点超出想象。
 
  那些涉足环保领域投资的公司也各自走上归途,除中信产业基金基本笑到最后外,复星、九鼎等都一言难尽。
 
  在投资并购专家侯铁成撰写的《十年复盘复星集团轰轰烈烈的十年环保投资之路,黯然退场》一文中,可以看到,“近10年的时间,复星以多个平台为主体,投资了多家环保公司。但2022年,复星集团遇到前所未有的资金压力,出售了作为其重要环保投资平台的南钢股份,标志着复星在环保行业的投资根基已经动摇。伴随着减持退出多家环保公司股份,轰轰烈烈的环保十年投资,终究黯然收场。”
 
  而近期的新闻里,九鼎投资实控人吴刚也不再是时代的宠儿,他因为干预基金经营活动,被禁入市场5年,涉及到的其中一家公司就是当年创业板上市的三维丝。九鼎投资的另外一家四川环卫企业,今年IPO遇阻,正忙着和九鼎切割。
 
  4 一江春水向东流
 
  环保行业过去几年经历了剧烈的震荡和调整。很多企业纷纷“混改”,行业也在面临新的转型问题。央企进入的前后脚,地方环保集团,省平台、市平台的成立都变得司空见惯。这也让我们大开眼界,原来十二年就可以在一个产业里造成如此沧桑巨变。伟大的中国环境企业还在成长的路上,那些失败、那些令人扼腕的凋零,依然值得致敬,一家企业如果要成长,一定会遇到过若干次危机,一定要在两到三次经济危机、行业危机中存活下来,很少有成功的企业没有遇到过挫折和失败。
 
  环境产业依然需要用激情创造财富的企业家们。无需惋惜过去的盛景不再,我们可以理解和领会,甚至是赞叹和欣赏,这些年来这个行业里取得的成就。毕竟这些环境企业家都出身平民,唯一可凭借的只是为人精明、手段多样。在最辉煌的时刻,挨了闷棍,说根基不佳也好,说政策误伤也好,说性格决定命运也好……总之他们被一个更强大的力量抛之局外,不出几年,他们创下的基业,可能会化为废墟。
 
  从后往前看,也许人人都可以提出一二三四头头是道的挽回败局的办法。就好比我们分析别人失败的恋情,都觉得自己好似一个情圣。当初只要……就不会……断不至于……但都只是臆想,在那样的时刻、那样的位置,谁又能确定自己会做得更好?我们遗憾的是,那些企业家的离开如此沉默,我们期待他们有万言当说,但他们在拼尽全力努力过之后,选择了沉默。
 
  “运败金无彩,时乖花不开”,若言运尤可祈,时则难榷,只可顺应,不可拂逆,而且,还会转变。这也许是他们留给后来者的不用言说的箴言。
 
  5 结语
 
  过去四十年里,我们目睹和亲身经历了无数黄金时代的结束,比如曾经是泼天富贵的房地产行业。与之相比,环境产业这十二年只能说是镀金时代的结束。但是,中国环境产业的历史不能没有这十二年,正如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
 
  令人百感交集的2022年即将结束,每年年末出现的盘点与榜单上,有新进阶者的欢颜,也有掉队者的落寞。起落沉浮间,是商业世界“一着不慎,全盘皆输”的警示和残酷。
 
  但,消灭旧的议题,产生一个新的议题,每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推动历史进程。“企业家时代”与未来可能的“企业时代”孰优孰劣,不是现在就可以盖棺定论的。
 
  在碳中和大背景下,环保行业承担了“绿色”“低碳”使命,减污降碳将是全社会持续发展的目标,再加上与新能源领域结合,未来行业估值也许有望修复。
 
  哪怕不提这些高调,显而易见的是,“十四五”乃至今后,循环经济发展都将具有深远意义。
 
  在经历了国补退坡、PPP项目逐渐回归理性、资本市场冷却以及混改大潮后,有远见的环境企业开始寻找新的业务方向和增长点,同时重视自身核心业务的持续发展,在打造韧性十足的主营业务链之外,也积极跨界,布局新能源等热门赛道,以求在市场政策调整和产业激宕中稳步发展。
 
  国家也在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处理领域补短板、强弱项工作,全面提升污水收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能力水平。陆续出台《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等多项政策推进国内水处理行业提标改造。水环境治理、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污水资源化等市场众望所归。
 
  其他细分领域,如环卫、危废、修复、污泥等的市场空间、成熟度,显然远远大于十二年前。还有一些公司在这十二年里发生了正向的变化,比如一些专精特新的技术型企业,比如环保之都宜兴的一些环保设备、装备、产品公司,反而如扎根大地的野草,展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甚至最近3年疫情的影响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中小企业仍然还有机会,如果在细分市场领域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或者在自己比较熟悉的市场做深耕,也许还能真正做出小而美的企业。
 
  现在大家都在提长期主义,但是“成大事者,争百年,不争一息。然而,一息固百年之始也。”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姿势还是那个姿势。

     

【推荐最新项目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