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行政许可“一站式”专业技术服务机构    贵州(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六盘水市、黔南州等)市州发改委委托节能报告评审单位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业务领域

焦点关注

碳定价时代,无形变有形! 碳资产“提现”不是梦

日期:2022-11-14 11:31:05

来源:环保在线整理

编辑:贵州绿之城节能环保

0


导读:“碳定价时代,碳资产既是‘无形’的,更是‘有形’的;既是‘未来’的,更是‘当前’的”,也许很多人还没有真情实感,但是“碳资产”这阵风其实已经过境。
  日前,河北发布了《关于深化碳资产价值实现机制若干措施(试行)》,“实行碳排放抵销”引起了广泛关注。
 
  措施中明确,“根据碳排放单位年度核查碳排放量和行业碳排放基准值,对排放企业超行业碳排放基准值排放量部分按10%的比例购买降碳产品抵销碳排放。重点行业新改扩建项目按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碳排放总量的1%购买降碳产品”。
 
  没错,明文规定!不止是河北,早在2021年,上海一份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操作指引也很显眼。指引给盘活企业碳资产,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绿色转型发展指出了方向,以拓宽融资渠道,健全碳排放权价值评估、碳排放权质押登记等机制确保碳资产拥有者的各项权益。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相关成员就曾评价,“碳定价时代,碳资产既是‘无形’的,更是‘有形’的;既是‘未来’的,更是‘当前’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也曾公开解读,中国具备实现“双碳”的资源优势和制度优势,“碳资产将成为个人投资的主流资产配置”,甚至“碳资产可能代替房产的位置,成为下一个国民级的理财工具”。
 
  也许很多人还没有真情实感,但是“碳资产”这阵风其实已经过境。
 
  比如今年新能源和碳中和两大概念股在理财市场上风生水起,这自不必说。碳金融或许你早已接触,只是毫无察觉。借着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开市,各大银行相继借着风口带来了碳金融基础服务和碳抵(质)押融资服务,“碳中和”债券、碳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等上市的不在少数。
 
  最新公开数据显示,我国今年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已经超过7000亿,同比增长更是直逼50%,可见一斑。
 
  所以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大家都在说,现在的企业不仅要管好财务,也要管好碳资产。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企业或产品都将被打上“碳标签”,以此左右企业评估结果、市场评价甚至是品牌建设。当然,市场的风向,企业还是很敏锐的,投资者对此的关心程度也比想象的更高。
 
  像中国碳中和刚刚还发布了公告称,通过PetroSingapore Holding Pte Ltd. (PetroSingapore)向Northwaters Capital Pte Ltd.(NWC)完成200万吨优质的碳信用资产的销售交易,实现销售合同金额超过2亿港元。看,碳资产的“提现”功能这不就来了嘛。
 
  而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国网英大、协鑫能科、先河环保、岳阳林纸、远光软件、通源石油、海通证券、益客食品、雪迪龙、大连电瓷、百川畅银、沙钢股份、佳华科技、首创环保、格林美、云铝股份等等上市企业都被提问了或者回应了碳资产的相关问题。
 
  与此同时,很多人也看准了这个风口,打上了“碳资产管理”的主意。据悉,业界1年内冒出了数千家碳资产管理公司,或者至少带有碳资产管理标签的公司,目标直指那些因各种原因选择将业务分包出去的企业,但良莠不齐仍是一个新兴市场初期不可避免的问题。
 
  所以说,盘活碳资产,我们才刚刚开始。对于企业来说,一方面需要予以重视,另一方面也不能盲目跟风。市场很大,前景很好,也需要理智看待,沉着应对,尽快摸清企业碳底数,科学管理碳资产。

     

【推荐最新项目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