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1-11 11:09:55
来源:中国能源网
编辑:贵州绿之城节能环保
0次
11月10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泥炭地保护恢复研究与我国重要成果发布研讨会在湖北武汉召开,旨在聚焦我国泥炭地保护和恢复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开展学术研讨,推动我国泥炭地学的理论体系构建和泥炭沼泽湿地保护恢复技术快速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会议就“全球泥炭地碳动态”“青藏高原高寒泥炭地甲烷代谢与调控”“中国泥炭地变化及其适应性管理策略”“泥炭地保护与恢复战略研讨”等议题作了交流,并就泥炭地保护与恢复的计划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应发动全社会力量,大力推进泥炭地保护恢复,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泥炭地是一种特殊的湿地类型,具有卓越的碳汇能力,是重要的储碳库和吸碳器,被誉为气候变化的“缓冲器”。泥炭地面积占地球表面的3%,承担了全球约1/3的土壤碳储量。泥炭地的保护对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我国泥炭地有机碳储量居世界前列。2014年,我国启动全国重点省份泥炭沼泽碳库调查,建立了泥炭沼泽湿地碳库调查合作机制,完成了辽宁等9省(区)泥炭沼泽湿地碳库调查,为泥炭地保护恢复研究提供了依据。
会上,还进行了《中国沼泽志》(第二版)、《生态学透视:湿地生态学》、《湿地光影丛书》和《湿地中国科普丛书》等新书发布与赠书仪式。新书系统展示了我国在湿地资源调查、湿地科学体系建设、湿地科普宣教等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为湿地保护修复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研讨会由国家湿地研究中心、中国林业出版社共同主办。
11月10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泥炭地保护恢复研究与我国重要成果发布研讨会在湖北武汉召开,旨在聚焦我国泥炭地保护和恢复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开展学术研讨,推动我国泥炭地学的理论体系构建和泥炭沼泽湿地保护恢复技术快速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会议就“全球泥炭地碳动态”“青藏高原高寒泥炭地甲烷代谢与调控”“中国泥炭地变化及其适应性管理策略”“泥炭地保护与恢复战略研讨”等议题作了交流,并就泥炭地保护与恢复的计划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应发动全社会力量,大力推进泥炭地保护恢复,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泥炭地是一种特殊的湿地类型,具有卓越的碳汇能力,是重要的储碳库和吸碳器,被誉为气候变化的“缓冲器”。泥炭地面积占地球表面的3%,承担了全球约1/3的土壤碳储量。泥炭地的保护对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我国泥炭地有机碳储量居世界前列。2014年,我国启动全国重点省份泥炭沼泽碳库调查,建立了泥炭沼泽湿地碳库调查合作机制,完成了辽宁等9省(区)泥炭沼泽湿地碳库调查,为泥炭地保护恢复研究提供了依据。
会上,还进行了《中国沼泽志》(第二版)、《生态学透视:湿地生态学》、《湿地光影丛书》和《湿地中国科普丛书》等新书发布与赠书仪式。新书系统展示了我国在湿地资源调查、湿地科学体系建设、湿地科普宣教等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为湿地保护修复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研讨会由国家湿地研究中心、中国林业出版社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