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0-26 15:29:35
来源:环联资讯
编辑:贵州绿之城节能环保
0次
凝心聚力擘画复兴新蓝图,团结奋进创造历史新伟业。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并于10月22日上午闭幕。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其中的部分内容,同样能够给环卫行业带来启发、指明方向。
因为这次大会不仅给出一些政策导向,也能看到未来环保行业的方向与需求。相比于看得见的政策,看不见的政策才更值得我们深思。因此小编重点疏理了报告中与环卫行业强相关的部分。
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是环境产业发展的重点关注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是环境产业发展的基石。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中指出到2025年,城镇环境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加快补齐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短板弱项,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到2030年,基本建立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可见,未来生活垃圾处理、固废处置、危废处置等市场将在政策引导下持续释放,水、固废等领域“补短板”市场潜力无限。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在环保行业一直流传的一句话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次报告中也再次强调了这一理念。同时提到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随着生态环保的推进,解决了一些基础问题,现在到了解决疑难杂症的转折点了。
环保行业已经不是过去粗放的发展模式,赚快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进入到了拼技术、拼运营的时代,能否分到一杯羹的关键是 “针对性”和“专业性”。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可以看出环保行业产业结构要降碳,污染治理要减污,生态保护要扩绿,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要增长。这几点就倒逼环保行业需要产业升级和调整业务重心,过去几年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已经成了环保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
前段时间,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乃至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为减污降碳订立了具体的任务书和施工图。因此,对于环保企业来说,业务结构调整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
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随着我国环卫产业的发展壮大,环企“走出去”的能力与需求也越来越大。“一带一路”为中国环卫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更多机遇,尤其对于一些头部企业来说,除了提供海外环卫业务之外,海外市场收购也成为一种新风尚,如中联环境收购意大利LADURNER和意大利CIFA,中国天楹控股欧洲环保龙头企业Urbaser,首创环境拿下新西兰最大的垃圾管理服务提供商BCG NZ Investment等,而发达国家、发达城市也成为企业拓展海外环卫市场的首选。
响应国家“走出去”政策,环企也在积极布局海外环卫市场。目前巴基斯坦、新加坡、柬埔寨、越南、菲律宾等国家为我国环企走向国际化提供了重要市场。一掷千金的海外并购市场背景下,一种以环卫装备制造、环卫服务运营为主,并积极向下游布局固废处置领域的国际化行业合作模式已经形成。
重科研、重人才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环卫专业技术人才是实现环卫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障。各省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的任务繁重、严格,而环卫工作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受专业技术人才力量薄弱的限制,制约了工作的深入推进。现有环卫队伍中,普遍存在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工资待遇普遍偏低难以引进年轻的新鲜血液、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等问题,针对环卫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的问题,环卫职能部门要提高环卫专业技术人员薪资和物质保障,使立志于环卫事业的高校毕业生更好地投入到环卫事业中。同时,企业要创新管理思路,实施精细管理,合理安排作业流程,实现科学作业。要不断提升一线工人素质,优化队伍结构,适当组织技能培训,营造优胜劣汰“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工作氛围。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已经不稀奇,毕竟从双碳提出以来,各地就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地方搞“碳冲锋”,有的搞“一刀切”、运动式“减碳”。因此这次报告中强调“积极稳妥”的推进,不要盲目的推荐,要有计划分步骤的实施。
“十四五”时期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同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带动生态环保产业面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全面升级。
凝心聚力擘画复兴新蓝图,团结奋进创造历史新伟业。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并于10月22日上午闭幕。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其中的部分内容,同样能够给环卫行业带来启发、指明方向。
因为这次大会不仅给出一些政策导向,也能看到未来环保行业的方向与需求。相比于看得见的政策,看不见的政策才更值得我们深思。因此小编重点疏理了报告中与环卫行业强相关的部分。
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是环境产业发展的重点关注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是环境产业发展的基石。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中指出到2025年,城镇环境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加快补齐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短板弱项,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到2030年,基本建立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可见,未来生活垃圾处理、固废处置、危废处置等市场将在政策引导下持续释放,水、固废等领域“补短板”市场潜力无限。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在环保行业一直流传的一句话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次报告中也再次强调了这一理念。同时提到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随着生态环保的推进,解决了一些基础问题,现在到了解决疑难杂症的转折点了。
环保行业已经不是过去粗放的发展模式,赚快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进入到了拼技术、拼运营的时代,能否分到一杯羹的关键是 “针对性”和“专业性”。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可以看出环保行业产业结构要降碳,污染治理要减污,生态保护要扩绿,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要增长。这几点就倒逼环保行业需要产业升级和调整业务重心,过去几年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已经成了环保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
前段时间,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乃至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为减污降碳订立了具体的任务书和施工图。因此,对于环保企业来说,业务结构调整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
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随着我国环卫产业的发展壮大,环企“走出去”的能力与需求也越来越大。“一带一路”为中国环卫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更多机遇,尤其对于一些头部企业来说,除了提供海外环卫业务之外,海外市场收购也成为一种新风尚,如中联环境收购意大利LADURNER和意大利CIFA,中国天楹控股欧洲环保龙头企业Urbaser,首创环境拿下新西兰最大的垃圾管理服务提供商BCG NZ Investment等,而发达国家、发达城市也成为企业拓展海外环卫市场的首选。
响应国家“走出去”政策,环企也在积极布局海外环卫市场。目前巴基斯坦、新加坡、柬埔寨、越南、菲律宾等国家为我国环企走向国际化提供了重要市场。一掷千金的海外并购市场背景下,一种以环卫装备制造、环卫服务运营为主,并积极向下游布局固废处置领域的国际化行业合作模式已经形成。
重科研、重人才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环卫专业技术人才是实现环卫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障。各省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的任务繁重、严格,而环卫工作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受专业技术人才力量薄弱的限制,制约了工作的深入推进。现有环卫队伍中,普遍存在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工资待遇普遍偏低难以引进年轻的新鲜血液、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等问题,针对环卫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的问题,环卫职能部门要提高环卫专业技术人员薪资和物质保障,使立志于环卫事业的高校毕业生更好地投入到环卫事业中。同时,企业要创新管理思路,实施精细管理,合理安排作业流程,实现科学作业。要不断提升一线工人素质,优化队伍结构,适当组织技能培训,营造优胜劣汰“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工作氛围。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已经不稀奇,毕竟从双碳提出以来,各地就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地方搞“碳冲锋”,有的搞“一刀切”、运动式“减碳”。因此这次报告中强调“积极稳妥”的推进,不要盲目的推荐,要有计划分步骤的实施。
“十四五”时期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同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带动生态环保产业面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全面升级。
凝心聚力擘画复兴新蓝图,团结奋进创造历史新伟业。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并于10月22日上午闭幕。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其中的部分内容,同样能够给环卫行业带来启发、指明方向。
因为这次大会不仅给出一些政策导向,也能看到未来环保行业的方向与需求。相比于看得见的政策,看不见的政策才更值得我们深思。因此小编重点疏理了报告中与环卫行业强相关的部分。
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是环境产业发展的重点关注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是环境产业发展的基石。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中指出到2025年,城镇环境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加快补齐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短板弱项,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到2030年,基本建立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可见,未来生活垃圾处理、固废处置、危废处置等市场将在政策引导下持续释放,水、固废等领域“补短板”市场潜力无限。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在环保行业一直流传的一句话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次报告中也再次强调了这一理念。同时提到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随着生态环保的推进,解决了一些基础问题,现在到了解决疑难杂症的转折点了。
环保行业已经不是过去粗放的发展模式,赚快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进入到了拼技术、拼运营的时代,能否分到一杯羹的关键是 “针对性”和“专业性”。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可以看出环保行业产业结构要降碳,污染治理要减污,生态保护要扩绿,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要增长。这几点就倒逼环保行业需要产业升级和调整业务重心,过去几年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已经成了环保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
前段时间,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乃至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为减污降碳订立了具体的任务书和施工图。因此,对于环保企业来说,业务结构调整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
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随着我国环卫产业的发展壮大,环企“走出去”的能力与需求也越来越大。“一带一路”为中国环卫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更多机遇,尤其对于一些头部企业来说,除了提供海外环卫业务之外,海外市场收购也成为一种新风尚,如中联环境收购意大利LADURNER和意大利CIFA,中国天楹控股欧洲环保龙头企业Urbaser,首创环境拿下新西兰最大的垃圾管理服务提供商BCG NZ Investment等,而发达国家、发达城市也成为企业拓展海外环卫市场的首选。
响应国家“走出去”政策,环企也在积极布局海外环卫市场。目前巴基斯坦、新加坡、柬埔寨、越南、菲律宾等国家为我国环企走向国际化提供了重要市场。一掷千金的海外并购市场背景下,一种以环卫装备制造、环卫服务运营为主,并积极向下游布局固废处置领域的国际化行业合作模式已经形成。
重科研、重人才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环卫专业技术人才是实现环卫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障。各省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的任务繁重、严格,而环卫工作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受专业技术人才力量薄弱的限制,制约了工作的深入推进。现有环卫队伍中,普遍存在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工资待遇普遍偏低难以引进年轻的新鲜血液、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等问题,针对环卫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的问题,环卫职能部门要提高环卫专业技术人员薪资和物质保障,使立志于环卫事业的高校毕业生更好地投入到环卫事业中。同时,企业要创新管理思路,实施精细管理,合理安排作业流程,实现科学作业。要不断提升一线工人素质,优化队伍结构,适当组织技能培训,营造优胜劣汰“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工作氛围。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已经不稀奇,毕竟从双碳提出以来,各地就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地方搞“碳冲锋”,有的搞“一刀切”、运动式“减碳”。因此这次报告中强调“积极稳妥”的推进,不要盲目的推荐,要有计划分步骤的实施。
“十四五”时期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同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带动生态环保产业面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全面升级。
凝心聚力擘画复兴新蓝图,团结奋进创造历史新伟业。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并于10月22日上午闭幕。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其中的部分内容,同样能够给环卫行业带来启发、指明方向。
因为这次大会不仅给出一些政策导向,也能看到未来环保行业的方向与需求。相比于看得见的政策,看不见的政策才更值得我们深思。因此小编重点疏理了报告中与环卫行业强相关的部分。
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是环境产业发展的重点关注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是环境产业发展的基石。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中指出到2025年,城镇环境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加快补齐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短板弱项,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到2030年,基本建立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可见,未来生活垃圾处理、固废处置、危废处置等市场将在政策引导下持续释放,水、固废等领域“补短板”市场潜力无限。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在环保行业一直流传的一句话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次报告中也再次强调了这一理念。同时提到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随着生态环保的推进,解决了一些基础问题,现在到了解决疑难杂症的转折点了。
环保行业已经不是过去粗放的发展模式,赚快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进入到了拼技术、拼运营的时代,能否分到一杯羹的关键是 “针对性”和“专业性”。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可以看出环保行业产业结构要降碳,污染治理要减污,生态保护要扩绿,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要增长。这几点就倒逼环保行业需要产业升级和调整业务重心,过去几年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已经成了环保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
前段时间,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乃至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为减污降碳订立了具体的任务书和施工图。因此,对于环保企业来说,业务结构调整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
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随着我国环卫产业的发展壮大,环企“走出去”的能力与需求也越来越大。“一带一路”为中国环卫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更多机遇,尤其对于一些头部企业来说,除了提供海外环卫业务之外,海外市场收购也成为一种新风尚,如中联环境收购意大利LADURNER和意大利CIFA,中国天楹控股欧洲环保龙头企业Urbaser,首创环境拿下新西兰最大的垃圾管理服务提供商BCG NZ Investment等,而发达国家、发达城市也成为企业拓展海外环卫市场的首选。
响应国家“走出去”政策,环企也在积极布局海外环卫市场。目前巴基斯坦、新加坡、柬埔寨、越南、菲律宾等国家为我国环企走向国际化提供了重要市场。一掷千金的海外并购市场背景下,一种以环卫装备制造、环卫服务运营为主,并积极向下游布局固废处置领域的国际化行业合作模式已经形成。
重科研、重人才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环卫专业技术人才是实现环卫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障。各省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的任务繁重、严格,而环卫工作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受专业技术人才力量薄弱的限制,制约了工作的深入推进。现有环卫队伍中,普遍存在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工资待遇普遍偏低难以引进年轻的新鲜血液、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等问题,针对环卫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的问题,环卫职能部门要提高环卫专业技术人员薪资和物质保障,使立志于环卫事业的高校毕业生更好地投入到环卫事业中。同时,企业要创新管理思路,实施精细管理,合理安排作业流程,实现科学作业。要不断提升一线工人素质,优化队伍结构,适当组织技能培训,营造优胜劣汰“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工作氛围。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已经不稀奇,毕竟从双碳提出以来,各地就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地方搞“碳冲锋”,有的搞“一刀切”、运动式“减碳”。因此这次报告中强调“积极稳妥”的推进,不要盲目的推荐,要有计划分步骤的实施。
“十四五”时期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同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带动生态环保产业面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全面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