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行政许可“一站式”专业技术服务机构    贵州(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六盘水市、黔南州等)市州发改委委托节能报告评审单位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业务领域

焦点关注

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丨多彩贵州 走向绿富同兴

日期:2022-01-17 16:28:00

来源:贵州省生态环境厅

编辑:贵州绿之城节能环保

0


 

 

  隆冬时节,走在贵州大地,梵净山麓清新空气沁人心脾,乌江河畔一江碧水向东流……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贵州“绿色名片”越发悦目,贵州的山水画轴上,绿色底色厚重,生态颜值更佳。

 

  天气寒冷,位于贵阳市小孟生态工业园区的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装车间却热火朝天,一辆辆新能源电动客车在这里“诞生”:仅2021年,该公司各类客车销量近3000台,完成工业总产值近17亿元,其中,新能源电动客车销量超95%。近年来,贵州通过实施“千企改造”,大力促进工业绿色化转型、产业绿色化改造,有力推动了绿色发展。

 

  2016年,贵州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6年来,贵州不断探索完善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制度,发展绿色经济,建造绿色家园,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多彩贵州走向绿富同兴。

 

 

绿树成荫,清水悠悠的锦屏县城(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远柏 摄)

 

 

  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

 

  月亮山、雷公山,满山苍翠;

 

  清水江、㵲阳河,碧波荡漾。

 

  黔东南州拥有3269万亩林地,森林覆盖率高达68%。在生态环境部通报的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2021年1至11月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中,黔东南州排名第三。

 

  积极运用制度为绿水青山保驾护航。近日,黔东南州人民检察院、黔东南州林长制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依法开展检察公益诉讼协同推进林长制工作的意见》,开启“林长+检察长”依法护林新模式。近年来,黔东南州陆续颁布实施《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㵲阳河流域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为高标准开展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提供完整、系统的法治保障。

 

 

生态良好、郁郁葱葱的黔东南清水江畔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远柏 摄)

 

  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2016年,贵州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作为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贵州先后实施了100多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实现了多个全国“率先”。

 

  率先在全国实施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在西部地区建立跨省域横向生态补偿等制度改革;建立从省到村的五级河(湖)长制,以林长制实现“林长治”……截至2020年底,试验区34项核心制度建设全面完成,其中13个方面、30项改革成果列入国家推广清单。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贵州将紧紧围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综合试验平台定位,主动扛起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先行区、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创新区、生态文明国际合作展示区等先行先试、改革创新的责任担当。

 

 

长顺县摆所镇摆所河流域美丽风光  ( 朱涛 摄)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生态优先强筋健骨,绿色发展提升气质。

 

  2016年,贵州启动“千企改造”工程,通过工业绿色化转型、产业绿色化改造等促进绿色制造发展,推动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贵州是全国磷矿主产区之一,磷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磷石膏堆积形成重大生态环境安全隐患。2018年,贵州在全国率先实施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把消纳磷石膏数量与企业生产量挂钩,倒逼企业加快绿色转型升级。

 

  短短几分钟,流水状的磷石膏便在模具里冷却成石膏模盒,从模具上取下,便可送往建筑工地上,用于建筑行业现浇砼空腹楼板施工。这是贵州磷化集团磷石膏模盒生产线上的景象。

 

  作为贵州磷化工龙头企业,贵州磷化集团全面促进磷石膏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让磷石膏摇身变为绿色建材,变废为宝。2021年,该集团磷石膏产生量912.49万吨,利用量946.18万吨,利用处置率103.69%,实现磷石膏“产销平衡”目标。

 

  2016年以来,贵州改造企业5729户、项目6255个,完成技改投资4527亿元,规上工业基本实现全覆盖。“十三五”时期,贵州省工业能源消费占全社会50%左右,工业节能提前提质完成国家能源“双控”目标,有效缓解全社会资源能源约束和生态环境压力。

 

  贵州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贵州最高峰韭菜坪上,“大风车”昼夜不停地旋转。这是2011年4月投产使用的小韭菜坪风电场,是贵州省第一个风电项目。近年来,贵州积极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产业。2021年9月底,贵州统调新能源装机1569万千瓦,占全省统调装机比例26%,新能源装机规模与装机容量比重均排在南方电网五省区前列。

 

  “十四五”期间,贵州将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推进毕节、六盘水、安顺、黔西南、黔南等百万级光伏基地建设。

 

 

从江县加榜梯田美丽风光(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远柏 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近日,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2021年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验收结果的通知》,贵州望谟北盘江国家湿地公园、从江加榜梯田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评估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2021年10月,在云南昆明举办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生态文明论坛上,遵义市绥阳县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被授予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至此,贵州获此两项荣誉的地方增至14个……

 

  成绩的背后是坚持不懈的努力——为实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贵州时刻绷紧生态环境保护这根弦,坚持保护与修复齐头并进。2021年,全省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29平方公里,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9.4%。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1.51%……为筑牢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贵州率先在全国创新实施单株碳汇生态产品价值机制,全省18个县的10326户百姓实现“卖空气”赚钱,这是生态效益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最美诠释。

 

 

遵义市赤水河黄金水道 (丁福秋 摄)

 

  据统计,2021年,贵州林下经济利用面积达2800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560亿元。全省累计建成千亩以上林下种养基地321个,林下经济实施主体达到1.75万个,带动302.8万农村人口月均增收1294元。迈步新征程,黔中大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辩证转化篇章愈加精彩。

 

  从大地绿起来、生态美起来,再到生态富起来。贵州迈出了一个又一个坚定的绿色脚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人惊叹的绿色奇迹。

 

  贵州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生态保护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荐最新项目案例】